[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用电池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62324.6 | 申请日: | 2019-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06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元韩汽车技术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H01M2/1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陈家辉 |
| 地址: | 4012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用电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的电池配件技术领域,电动汽车用电池支架,包括两个电池放置仓,两个电池放置仓分离式设置;所述电池放置仓包括横向支撑架和竖向支撑架,竖向支撑架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横向支撑架的一边,所述竖向支撑架的上端设有连接部,两个电池放置仓的底部之间连接有至少两根沿横向并排设置的支撑梁。本方案解决了电动汽车的电池支架容易变形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的电池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电动汽车用电池支架。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主要是电池,电池的电量与体积有直接的关系,要使电池具有较多的电量,那么电池的体积也会比较大,从而使电池的重量也比较大。将电池安装在电动汽车上时,需要使用电池支架对电池进行支撑。将电池支架固定安装车架的一侧,然后将电池安装在电池支架内。由于电池的体积比较大,且重量也比较重,于是,电池支架会受到较大的力矩作用,从而导致电池支架容易损坏;同时,车架也会受到较大的扭矩作用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支架,以解决电动汽车的电池支架容易变形损坏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支架,包括两个电池放置仓,两个电池放置仓分离式设置;所述电池放置仓包括横向支撑架和竖向支撑架,竖向支撑架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横向支撑架的一边,所述竖向支撑架的上端设有连接部,两个电池放置仓的底部之间连接有至少两根沿横向并排设置的支撑梁。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设置两个电池放置仓,方便将汽车的电池设置成两个,从而将电池的重量进行分散。设置横向支撑架,用于搁置电池,从而对电池进行固定。设置竖向支撑架,用于将横向支撑架与汽车的车架进行连接,从而将横向支撑架受到的电池的重力通过竖向支撑架传递给车架。设置连接部,用于将竖向支撑架与车架进行连接。设置至少两根并排的支撑梁,使两个电池放置仓的底部之间加强连接作用,从而使两个电池放置仓的底部通过支撑梁进行相互支撑。
使用时,竖向支撑架通过其上端的连接部连接在车架上,从而使两个电池放置仓位于车架下方的两侧,同时,支撑梁也位于车架的正下方。将电池安装在横向支撑架上后,电池的重力通过横向支撑架传递给竖向支撑架,竖向支撑架再将横向支撑架传递来的力传递给车架。由于横向支撑架相对于竖向支撑架呈悬挑式结构,于是,竖向支撑架在横向支撑架和电池的重力作用下会产生弯矩作用,从而使两个电池放置仓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通过支撑梁连接两个电池放置仓,利用支撑梁对两个电池放置仓的下部进行支撑,从而使支撑梁的支撑力对竖向支撑架所产生的弯矩作用来抵消电池重力对竖向支撑架产生的弯矩作用,进而使竖向支撑架受到的弯矩比较小,增强了竖向支撑架的稳定性。同时,支撑梁位于车架的下方,而靠近车架下侧的位置会设置汽车的传动轴,于是,传动轴位于支撑梁的上方,当传动轴发生断裂等损坏的时候,支撑梁可以对断裂的传动轴进行支撑,从而无需单独设置传动轴保护带,简化了车架的机构。
进一步,所述支撑梁与竖向支撑架的下端连接。有利于使支撑梁与竖向支撑架之间直接进行力的传递,从而保证力的传递效果。
进一步,所述支撑梁与竖向支撑架可拆卸连接。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方便支撑梁与竖向支撑架之间的连接和拆卸,比如需要对支撑梁进行更换或是对转动轴进行修理等操作时,可以快速的将支撑梁与竖向支撑架分离或是连接,从而方便操作人员操作。
进一步,所述横向支撑架包括两根主支撑杆和两根次支撑杆,两根次支撑杆平行设置并且位于两根主支撑杆的上侧,两根主支撑杆平行设置并且与次支撑杆的中部固定连接,两根主支撑杆与竖向支撑架固定连接。利用次支撑杆与电池的底部连接,次支撑杆将电池的重力传递给主支撑杆,主支撑杆将力传递给竖向支撑架,从而实现了电池的重力在横向支撑架上的传递。将横向支撑架设计成主支撑杆和次支撑杆连接的结构,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横向支撑架的材料使用量,从而减轻横向支撑架的重量,有利于达到减轻电池支架的重量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元韩汽车技术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元韩汽车技术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23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窥镜的弯曲部与硬质管的连接结构及内窥镜
- 下一篇:一种汽车前地板结构及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