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润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4095.3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0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郑和瑞;潘洪玉;营二亮;孙文浩;温殿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常发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02 | 分类号: | F01M1/02;F01M1/04;F01M1/06;F01M9/10;F01M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林柳燕 |
地址: | 21317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润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润滑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润滑结构,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机油集滤器及机油泵,所述机油泵与所述机油集滤器连通设置,所述机体的内部设有机体第一油路;后盖,所述后盖的内部设置有后盖油路,所述机油泵的出口端经所述后盖油路与所述机体第一油路连通设置;主轴承盖,所述主轴承盖的内部设置有分油槽,所述分油槽与曲轴主轴颈连通,所述曲轴主轴颈的内部设有曲轴油路;缸盖,所述缸盖的内部设置有缸盖油路,所述缸盖油路经外置油管与所述分油槽连通,所述缸盖油路连通摇臂轴油路用于对摇臂轴进行润滑。该结构主要采用内置油路对发动机内部结构进行润滑,减少了漏油点的数量,降低了漏油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润滑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润滑结构作为发动机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结构,其结构设计需要进行全面考虑,传统发动机多采用曲轴箱和油底壳分开结构,油底壳作为单独件装配,其相对于机体安装底面向外突出,在整机配套时势必会存在与整机其他零部件干涉等问题,同时发动机在配套整机使用时,油底壳大多处于整机的最下方暴露在外,极易受到外力碰撞导致破损失油,降低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在长时间使用后,机油内会混入杂质,从而导致堵塞油道,造成发动机内部零部件润滑不佳而产生抱瓦,降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现有发动机的润滑管路一般设置在发动机的外侧,在使用过程中,润滑管路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导致出现漏油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润滑结构,该结构主要针对无油底壳结构的机体,采用内置油路对发动机内部结构进行润滑,减少了漏油点的数量,降低了漏油风险。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润滑结构,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机油集滤器及机油泵,所述机油集滤器与机油箱连通设置,所述机油泵与所述机油集滤器连通设置,所述机体的内部设有机体第一油路;
设置在所述机体一端的后盖,所述后盖的内部设置有后盖油路,所述机油泵的出口端经所述后盖油路与所述机体第一油路连通设置;
设置在机体上的主轴承盖,所述主轴承盖的内部设置有分油槽,所述分油槽连通所述机体第一油路,所述分油槽与曲轴主轴颈连通,所述曲轴主轴颈的内部设有曲轴油路,所述曲轴油路连通连杆轴径用于对连杆瓦进行润滑;
设置在所述机体相对一端的缸盖,所述缸盖的内部设置有缸盖油路,所述缸盖油路经外置油管与所述分油槽连通,所述缸盖油路连通摇臂轴油路用于对摇臂轴进行润滑。
优选地,所述后盖上设有机油滤清器,所述机油滤清器的进口端连通所述机油泵的出口端,所述机油滤清器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后盖油路。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机油滤清器设置在所述后盖远离所述机体的一侧,所述机油滤清器与所述后盖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后盖上设有压力指示器,所述压力指示器与所述后盖油路连通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压力指示器包括设置于所述后盖的一侧封闭的指示器本体,所述指示器本体的内部与所述后盖油路连通,所述指示器本体的开口端设有盖体,所述盖体远离指示器本体的端面上设有透明罩,所述透明罩上设有用于表示油压的刻度;
所述指示器本体内设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第一端伸入所述透明罩内,所述联动杆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指示器本体内部;
所述联动杆的第一端设有指示块,所述联动杆的第二端设有柱塞,所述柱塞与盖体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设在所述盖体与柱塞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机油泵排出的高压机油依次经过所述后盖油路、所述机体第一油路、所述分油槽及所述曲轴油路对所述连杆瓦进行润滑后进入所述机油箱构成第一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常发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常发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40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施工用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实现冷凝回水热源再利用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