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导向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0385.0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7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绪;罗鑫;苗力会;刘成英;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唐空铁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3/00 | 分类号: | B61B3/00;B61B1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左正超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挂 单轨 交通 导向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导向型系统,包括TOD综合体,TOD综合体的各区域设置有若干建筑体,还包括若干中转区,且至少有一处建筑体处设置核心中转区,所述的核心中转区与公共交通线路连通,且核心中转区与中转区通过悬挂式单轨轨道连通形成穿过建筑体的交通线网,悬挂式单轨轨道上设有行进车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交通导向型系统,可实现将公共交通系统与入户式交通系统实现无缝对接,方便人们在TOD综合体内实现快捷方便的交通出行;该系统内设置的交通支线和交通环线,可实现点到点的精准入户出行,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导向型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规模越大,其内部的交通系统将越庞大和繁杂,随之而来的是城市交通的拥堵,造成时效降低,极大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现在的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覆盖网虽然很大,但需要人们多次换乘,并无法预估和避免交通拥堵的现象,尤其是在目的地附近、需要入户的问题上,当前的公共交通是无法满足需求的,人们离开公共交通工具后还需要付出往外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导致了出行效率低下。
目前,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简称TOD)是规划一个居住区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现有TOD综合体开发中公共交通主要以地铁、公交、轻轨等为主。同时现有TOD综合体开发建筑密度大,具有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身的“混和用途”,使居民和雇员在不排斥小汽车的同时能方便地选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城市重建地块、填充地块和新开发土地均可以TOD的理念来建造。TOD主要辐射范围为1公里,而1公里范围之外的区域则受到的交通发展限制较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过度集中化,难以形成全区域内的高质量融合发展。
因此,现有的交通系统并未满足精准、快速的交通需求,未能将交通效率低的问题得到实际解决,人们的生活出行和工作出行的效率仍然被交通影响。故还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导向型系统,通过将在TOD综合体内架设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促进综合体的各区间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提供最后1公里的出行解决方案,促进综合社区间融合发展,提高公共交通中心点的辐射范围,让综合社区内各部分都享受到公共交通完善所带来的区域性红利,促进综合社区高质量发展。
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为:
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导向型系统,包括TOD综合体,TOD综合体的各区域设置有若干建筑体,还包括若干中转区,且至少有一处建筑体处设置核心中转区,所述的核心中转区与公共交通线路连通,且核心中转区与中转区通过悬挂式单轨轨道连通形成穿过建筑体的交通线网,悬挂式单轨轨道上设有行进车辆。
上述公开的交通导向型系统,将轨道上的行进车辆作为区域内点到点的公共交通工具,缩短了区域内的空间距离感,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模式,同时也可以给TOD内的商业发展带来客流,有利于打造出适应新时代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绿色小区。由于设置了穿过建筑体的交通线网,使得人们可以从外部区域乘坐行进车车辆到达建筑体内部,实现了最后一公里的无缝衔接,将大大地节省人们的出行时间。
进一步的,交通线网从核心中转站延伸至建筑体内部,若只设置从核心中转站直接通往建筑体,将导致悬挂式单轨轨道铺设繁杂,同时导致空余轨道段和拥堵轨道段的出现,降低了轨道的利用率,也降低了出行效率,因此,对交通线网进行分级管理可避免上述情况出现,具体的,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交通线网包括交通支线和交通环线,所述的交通支线通过核心中转区与公共交通线路连通,交通支线通过中转区与相邻的交通支线连通。这样设置时,可确保交通支线和交通环线均为单一的循环线路,无多余的岔路口,不会出现拥堵段,交通支线和交通环线实现无拥堵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唐空铁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唐空铁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03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材双面高效砂光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PVC主机真空管路的旁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