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棒矫直机的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0230.7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71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盼;张波;张的;张荣欣;张占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莱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4 | 分类号: | B21D43/04;B21C5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霍健兰;梁莹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矫直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管棒矫直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批量管棒一起传输的上料横移传输机构;用于阻挡管棒向前移动以在管棒前方形成定位的挡料机构;用于将管棒高度升高、并使管棒越到挡料机构后侧的拨料机构;以及用于将管棒输送到矫直机的入料传输机构;上料横移传输机构上形成用于将批量管棒平铺放置的待料台架;上料横移传输机构与入料传输机构之间形成拨挡料区域;挡料机构和拨料机构设置在拨挡料区域中;上料横移传输机构与挡料机构之间设有斜料台一。该上料装置可将管棒逐根上料到矫直机,减少工人辅助工作量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节省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棒矫直上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管棒矫直机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管棒材料在轧制、冷却和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弧形弯曲,因此常用矫直机对管棒材料弧形弯曲进行矫正。
目前管棒矫直机的上料是,采用人工方式布料,弯曲度大的管棒需要人工干预来协助拨料钩,从一批管棒中取出一根以将管棒逐根放入管棒矫直机主机设备,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消耗时间长,不利于节省人力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由于管棒具有一定长度和弯曲度,容易相邻管棒容易搭接在一起,不容易自动分离;因此若采用自动化方式将管棒进行上料,则需要解决管棒分离的技术问题,而目前并没有上料装置可以实现。
因此,现亟待设计出一种可将搭接管棒分离、实现管棒逐根上料的矫直机上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管棒矫直机、可将管棒逐根上料到矫直机、减少工人辅助工作量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节省人力成本的上料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管棒矫直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将批量管棒一起横移传输的上料横移传输机构;
用于阻挡管棒向前移动以在管棒前方形成定位的挡料机构;
用于将管棒高度升高、并使管棒越到挡料机构后侧的拨料机构;
以及用于将管棒输送到矫直机的入料传输机构;
所述上料横移传输机构上形成用于将批量管棒平铺放置的待料台架;所述上料横移传输机构与入料传输机构之间形成拨挡料区域;挡料机构和拨料机构设置在拨挡料区域中;上料横移传输机构位于挡料机构的前侧;入料传输机构位于挡料机构的后侧;上料横移传输机构与挡料机构之间设有形成斜面一的斜料台一;斜料台一设有用于检测是否有管棒到位的检测器。
本实用新型上料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批量管棒以平铺方式放置在待料台架上,由于管棒弯曲程度不同,因此管棒可能存在搭接现象;然后,上料横移传输机构将若干管棒一起横向传输;最前方的管棒到达待料台架前端后落入斜料台一上,沿斜料台一的斜面一滑至斜面一低端并由挡料机构阻挡以实现定位;当检测器检测到斜料台一有管棒到位后,上料横移传输机构停止移动;由于管棒可能存在搭接现象,因此此时落入斜面一的管棒可能为一根,也可能为两根以上;之后,拨料机构将斜面一上的管棒高度升高,使管棒越过挡料机构以落入到斜料台二的斜面二上;在将管棒升高过程中,只有直接承托在拨料机构上的单根管棒被支承和升高,其余管棒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跌落到斜面一上,因此每次只有单根管棒落入到斜面二上;最后,单根管棒从斜面二滑入到入料传输机构中,从而实现将管棒逐根上料到矫直机。
本实用新型上料装置解决了管棒搭接而不能逐根机械化自动上料的技术问题,可将管棒逐根上料到矫直机,可减少工人辅助工作量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节省人力成本,缩短矫直机待机时间,提高矫直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莱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莱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02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方便的机壳及打印机
- 下一篇:浇注机二次接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