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港内集装箱卡车作业智能导航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44550.1 | 申请日: | 2019-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49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开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骏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1C2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坤伦厚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7 | 代理人: | 李红灵 |
| 地址: | 610306 四川省成都市青***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装箱 卡车 作业 智能 导航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港内集装箱卡车智能导航系统。目的是提供一种港内集装箱卡车作业智能导航系统,该系统由港口TOS系统(码头管理系统)、位置信息识别及双目测距系统以及车载终端三部分组成。港口TOS系统可将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到车载终端并接受车载终端反馈回来的信息。位置信息识别及双目测距系统可识别岸桥或堆场标识并计算出车辆到识别出的岸桥或堆场距离,提供高精准的车辆定位。车载终端可接受来自港口TOS系统的作业任务指令和来自位置信息识别及双目测距系统的定位信息,为司机规划合理路径并显示在信息先息屏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以为港口司机在作业过程中智能自动规划到岸桥或堆场的最优路线的智能导航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导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港内集装箱卡车智能导航系统。
背景技术
港口内集装箱运输目前主要有AGV(无人自动引导运输车)和人工驾驶车辆运输两种方式。
AGV系统的控制是通过物流上位调度系统、AGV地面控制系统及车载控制系统三者协作完成的。AGV车辆不需要驾驶员,自动化程度高,但车辆成本十分昂贵。AGV使用蓄电池作为动力源,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充电,单台车工作时间短。AGV车辆的自动导引技术需要铺设金属线或者磁带等港口基础设施作为导引装置,对于老港口改造成本难度大,同时车辆只能在规定的导引区域内工作,活动范围不够自由。整体成本高,维护费用大。
传统人工运输方式由运输人员驾驶车辆,对于管理比较先进的港口,在TOS(码头管理系统)的调度指令的基础上,结合对讲系统给运输人员下达工作指令(岸桥编号,货箱号,堆场区域编号等),司机根据接收到的指令完成相应工作。在该过程中运输人员需要自行选择运输路线,这就要求运输人员必须熟悉港口岸桥、堆场以及相应的路线,以便于快速准确地选择出最优路线。对于规模比较大、有较多岸桥和堆场的港口运输,或者对于港口路线不是很熟悉的运输人员,尤其是对于新员工来说,想要快速准确的选择出最优路线比较困难,很难高效完成作业,同时增加了新员工的培训时间,这就使得工作效率难以提高。对于管理比较落后的部分港口,在没有TOS的情况下还需要运输人员准确记忆对讲系统所获得的信息,极大的降低了运输人员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精度、低成本、为运输人员快速提供最优路线的港内集装箱卡车智能导航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港内集装箱卡车智能导航系统,包括港口TOS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载终端和位置信息识别及双目测距系统;
所述的港口TOS系统可将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到车载终端并接受车载终端反馈回来的信息;
所述的车载终端包括无线通讯模块、第一处理器模块、第一存储模块、第一电源模块、第一以太网接口模块、信息显示屏,车载终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收到来自港口TOS系统的作业任务指令,车载终端通过第一以太网接口模块收到来自位置信息识别及双目测距系统的定位信息,第一处理器模块结合存储有高精度地图和高精度定位软件的第一存储模块,智能化给出当次作业,自动规划最优路径并在信息显示屏6上显示出来;
所述的位置信息识别及双目测距系统识别出拍摄到的岸桥或堆场标识,并且计算出车辆到识别出的岸桥或堆场距离,最后通过第二以太网接口模块5将定位信息传送给车载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位置信息识别及双目测距系统包括USB通讯接口模块、第二处理器模块、第二存储模块、第二电源模块、第二以太网接口模块、摄像头模块,位置信息识别及双目测距系统通过USB通讯接口模块接收到来自摄像头模块拍摄到的画面存储到第二存储模块,第二存储模块将画面数据传输给第二处理器模块,第二存储模块内存有OCR识别程序和双目测距程序。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存储模块存储的高精度地图软件将岸桥、堆场定位信息提前编号以编码的形式存储,并与港口TOS系统下发到车载终端的作业指令信息对于岸桥或堆场编码匹配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骏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电骏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45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清洁的太阳能板及共享单车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摔功能的塑胶奶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