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挂式单轨列车转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40619.3 | 申请日: | 201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2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蒋咏志;邬平波;曾京;戴焕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西交智众科技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B12/02 | 分类号: | B61B12/02;B61B12/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陈选中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环交***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 单轨 列车 转向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挂式单轨列车转向架,包括转向架构架、位于所述转向架构架下方的枕梁、设置在所述枕梁上且与所述转向架构架连接的拉杆、设置在所述转向架构架上端边角处的稳定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向架构架下端边角处的导向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向架构架上的且用于带动列车行走的走行机构;枕梁上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转向架构架之间设置有弹簧减振器,枕梁与上盖之间倾斜设置有斜向油压减振器;结构强度高,减振效果好,通过稳定机构的钢轮悬挂组件、导向机构的钢轮悬挂组件及走行机构的定位转臂均能实现缓和减振功能,避免了列车运行过程中作用力的直接传递,减小了轮轨磨耗,提高了列车运行的稳定性能及安全可靠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挂式单轨列车转向架。
背景技术
悬挂式单轨交通是目前最前卫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其优点是空间利用率高,适应性强,同时,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乘坐舒适度,然而现有悬挂式单轨车辆采用的钢轮结构使得转向架的减振性能差,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式单轨列车转向架,以解决现有转向架减振性能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悬挂式单轨列车转向架,包括转向架构架、位于所述转向架构架下方的枕梁、设置在所述枕梁上且与所述转向架构架连接的拉杆、设置在所述转向架构架上端边角处的稳定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向架构架下端边角处的导向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向架构架上的且用于带动列车行走的走行机构;
所述枕梁上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转向架构架之间设置有弹簧减振器,所述枕梁与所述上盖之间倾斜设置有斜向油压减振器。
进一步,所述稳定机构和所述导向机构均包括设置在所述转向架构架边角处的钢轮悬挂组件以及连接在所述钢轮悬挂组件上的稳定钢轮。
进一步,所述钢轮悬挂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转向架构架上的第一支撑连杆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连杆端部的第二支撑连杆;所述钢轮轮轴与所述第二支撑连杆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连杆与所述第二支撑连杆之间设置有悬挂弹性件,所述悬挂弹性件的外围设置有保护衬套,且所述保护衬套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连杆的外壁和第二支撑连杆的外壁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走行机构包括铰接在所述转向架构架上的定位转臂、设置在所述定位转臂端部的弹性件、与所述定位转臂配合连接的齿轮箱、与所述齿轮箱配合连接的轮轴以及配合连接在所述轮轴外围的缓冲件,所述轮轴上通过缓冲件连接有走行轮,所述齿轮箱上通信连接有电机。
进一步,所述定位转臂通过定位销铰接在所述转向架构架上。
进一步,所述上盖与所述枕梁之间设置有钢簧。
进一步,所述转向架构架上设置有制动装置以及驱动所述制动装置动作的制动储能器。
进一步,所述转向架构架上开设有多个镂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悬挂式单轨车辆转向架,结构强度高,操作性能好,减振效果好,通过稳定机构的钢轮悬挂组件、导向机构的钢轮悬挂组件及走行机构的定位转臂均能实现缓和减振功能,避免了列车运行过程中作用力的直接传递,减小了轮轨磨耗,提高了列车运行的稳定性能及安全可靠性能,且通过转向架构架上的多个镂空结构,有效的减轻了转向架自身的重量,有助于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稳定机构或导向机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西交智众科技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未经成都西交智众科技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06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挂式单轨车辆对应的钢轮走行轮转臂式定位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汽车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