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乘车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39246.8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6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生平;杜志涛;李少友;杨海洋;蒲东均;张冀;陈健;曹亚博;有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100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乘 车站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乘车站结构,包括:竖向车站、与所述竖向车站斜交设置的横向车站,所述竖向车站的端部设置为盾构端墙,所述盾构端墙与所述横向车站的侧墙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换乘车站结构,将用于地铁车站正常盾构始发或接收的盾构端墙直接设置在竖向车站的端部,且盾构端墙同时作为车站主体结构侧墙的一部分,无需额外在竖向车站施工一端墙,大大地降低了施工成本,结合斜交设置的横向车站,在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能克服传统工艺所带来的凸出横向车站侧墙较多的缺陷,节约空间,特别是当车站距离地下建构筑物较近的时候,能够有效避让地下的建构筑物,增加施工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铁车站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乘车站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轨道交通由单一线路变为轨道交通网络,因此,同期规划同期施工的换乘站越来越多,交叉的车站也不可避免地出现。
在现有技术中,施工地铁换乘车站时,一般会在竖向车站端部做一道与线路中心线垂直的端墙,以便于盾构始发,使得该端墙会凸出横向车站侧墙较多,额外占据了一部分地下空间,使得施工安全距离缩短,并且造价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乘车站结构,其施工简单,且能增加施工安全距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换乘车站结构,包括:竖向车站、与所述竖向车站斜交设置的横向车站,所述竖向车站的端部设置有若干盾构端墙,所述盾构端墙的侧墙与所述横向车站的侧墙连接,所述盾构端墙的端面与所述横向车站的侧墙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两个所述盾构端墙构成锯齿状盾构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盾构端墙为混凝土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盾构端墙与所述竖向车站的中心线垂直正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向车站的线路穿过所述横向车站的中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向车站与所述横向车站之间的角度为10°-8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盾构端墙通过混凝土与所述横向车站的侧墙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用于地铁车站正常盾构始发或接收的盾构端墙直接设置在竖向车站的端部,且盾构端墙同时作为车站主体结构侧墙的一部分,大大地降低了施工成本,结合斜交设置的横向车站,在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能克服传统工艺所带来的凸出横向车站侧墙较多的缺陷,节约空间,特别是当车站距离地下建构筑物较近的时候,能够有效避让地下的建构筑物,增加施工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换乘车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换乘车站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标记说明:1-竖向车站,2-横向车站,3-竖向车站线路中心线,4-盾构端墙,5-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92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先进多排育果袋机
- 下一篇:一种跨越梯安全保护装置和烟箱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