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高强再生混合预制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30825.6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0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揽睿路桥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3/04 | 分类号: | B28B23/04;E02D5/58;E02D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商祥淑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高强 再生 混合 预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高强再生混合预制桩,包括桩柱本体和预应力系统,所述桩柱本体包括废旧低等级混凝土、新制高等级混凝土和钢筋网,所述钢筋网设置在所述桩柱本体内部,所述预应力系统包括预应力张拉端钢盖板、预应力锚固端钢盖板、预应力张拉端剪力耳板、预应力锚固端剪力板、预应力端头螺旋钢筋、预应力张拉端锚具、预应力锚固端锚具、预应力钢绞线定位装置、预应力钢绞线波纹管和预应力钢绞线,本实用新型通过废旧低等级混凝土与新制高等级混凝土混合使用,简化了废旧混凝土循环利用时的破碎、筛分、净化等处理过程,更加有效利用废旧混凝土,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大大拓展其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旧混凝土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应力高强再生混合预制桩。
背景技术
废旧混凝土是指由建(构)筑物拆除、路面返修、混凝土生产、工程施工或者其他状况下产生的废弃混凝土块;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a.建筑物由于达到使用年限或因老化而被拆除,产生废旧混凝土块;b.市政工程的动迁及重大及基础设施的改造产生的废旧混凝土块;c.新建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d.商品混凝土厂和预制厂产生的不合格混凝土或者因调度原因产生的不能加以使用的混凝土。
当前工程上所采用的钻孔灌注桩采用的是新制混凝土现浇施工,鉴于其体量大,成本高,受力效率低且现浇施工中桩基质量不能保证的缺点,结合当前低碳环保理念,能将废弃混凝土变废为宝成为了工程领域的新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高强再生混合预制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应力高强再生混合预制桩,包括桩柱本体和预应力系统,所述桩柱本体包括废旧低等级混凝土、新制高等级混凝土和钢筋网,所述钢筋网设置在所述桩柱本体内部,所述废旧低等级混凝土与所述新制高等级混凝土交替填充在所述桩柱本体内部,所述桩柱本体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预应力系统,所述预应力系统包括预应力张拉端钢盖板、预应力锚固端钢盖板、预应力张拉端剪力耳板、预应力锚固端剪力板、预应力端头螺旋钢筋、预应力张拉端锚具、预应力锚固端锚具、预应力钢绞线定位装置、预应力钢绞线波纹管和预应力钢绞线。
其中,所述废旧低等级混凝土为废弃建筑物、构筑物、桥梁和道路拆除并去除全部或部分钢筋之后的废旧混凝土块。
其中,所述新制高等级混凝土为天然骨料混凝土或再生骨料混凝土,且所述新制高等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大于50Mpa。
其中,所述钢筋网包括密集型螺旋箍筋、稀疏型螺旋箍筋和纵向主受力钢筋,所述纵向主受力钢筋均匀设置于所述桩柱本体周围,所述纵向主受力钢筋采用直径16mm或20mm的HRB400钢筋,所述密集型螺旋箍筋设置于预应力张拉侧1/3桩长范围内,所述密集型螺旋箍筋间距为10~15cm,所述密集型螺旋箍筋采用直径10mm或12mm的HRB400钢筋,所述稀疏型螺旋箍筋设置于预应力锚固侧2/3桩长范围内,所述稀疏型螺旋箍筋间距为20~30cm,所述稀疏型螺旋箍筋采用直径10mm或12mm的HRB400钢筋。
其中,所述预应力张拉端钢盖板设置于所述桩柱本体顶部端头位置,所述预应力锚固端钢盖板设置于所述桩柱本体底部端头位置。
其中,所述预应力张拉端剪力耳板焊接在所述预应力张拉端钢盖板两侧,所述预应力锚固端剪力板焊接在所述预应力锚固端钢盖板两侧。
其中,所述预应力张拉端锚具设置在所述预应力张拉端钢盖板下表面的中心处,所述预应力锚固端锚具设置在所述预应力锚固端钢盖板上表面的中心处,所述预应力张拉端锚具的底部与所述预应力锚固端锚具的顶部均设置有预应力端头螺旋钢筋。
其中,所述预应力钢绞线波纹管采用金属或塑料波纹管,所述预应力钢绞线波纹管通过所述预应力钢绞线定位装置与所述密集型螺旋箍筋和稀疏型螺旋箍筋焊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揽睿路桥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揽睿路桥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08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印花机后定位轴承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热量回收功能的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