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线圈感应的交通流量调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30427.4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5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天星火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2 | 分类号: | G08G1/02;G08G1/042;G08G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彭伶俐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线圈 感应 交通 流量 调查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线圈感应的交通流量调查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线圈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中央处理器和数据传输装置,所述线圈传感器埋设于地下检测经过车辆的信息,数据采集器、中央处理和数据传输装置安装在机箱内,线圈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连接,数据采集器将线圈传感器输出的车辆信号滤波放大后传送至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对车辆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包含车型、车速、跟车百分比、车头间距、时间占有率和车辆流量的交通流量信息,所述数据传输装置与中央处理器连接,将中央处理器处理的结果传送至数据中心。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交通流量监测精度低、受外界因素影响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交通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线圈感应的交通流量调查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各种道路的发展已经由大规模的建设期进入到管理、控制和优化阶段。包括交通流量、车型、车速、车道占有率以及车流密度等参数的道路交通流信息是实现交通优化和智能交通管理的主要依据。通过实时准确的道路车辆交通流信息,不仅可以完全了解和掌握当前的路况信息,而且可以利用智能控制和预测等手段,进行有效的交通控制和交通诱导,确保道路交通的畅通和现有道路的最佳利用率根据所采用传感器的不同,道路交通流调主要分为感应线圈检测、超声波检测、微波检测、红外线检测、视频检测等几种形式。感应线圈是交通流调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式之一,可以获得车辆出现、经过、计数及车道占有率等基本交通流信息现有交通流量调查系统主要采用单一地感线圈检测,压电传感器和地感线圈结合这两种方式进行车辆分型处理。但这两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1)单纯利用地感线圈进行交通流量调查。利用地感线圈只能提供车流量计数、占有率和部分车型的有限检测信息,因此在一些对车辆流量统计信息要求较高的场合,单纯利用线圈的检测方式已经不再适用。(2)压电传感器与地感线圈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对车辆进行车型分类,并进行相关流量统计信息的检测,但不足之处在于,单纯利用这两种传感器无法有效的区分出集装箱车车型,而对于港口城市和集装箱车分布较多的城市而言,识别出集装箱车型对于道路交通规划和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线圈感应的交通流量调查系统,以解决现有交通流量监测精度低、受外界因素影响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线圈感应的交通流量调查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线圈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中央处理器和数据传输装置,所述线圈传感器埋设于地下检测经过车辆的信息,数据采集器、中央处理和数据传输装置安装在机箱内,线圈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连接,数据采集器将线圈传感器输出的车辆信号滤波放大后传送至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对车辆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包含车型、车速、跟车百分比、车头间距、时间占有率和车辆流量的交通流量信息,所述数据传输装置与中央处理器连接,将中央处理器处理的结果传送至数据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传感器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磁芯,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串联且绕向相同,磁芯穿过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在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之间有恒定的激励电压输入。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器包括滤波器和放大器,滤波器对线圈传感器采集的车辆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器对滤波后的车辆信号进行放大,数据采集器将处理后的车辆信号发送至中央处理器。
进一步地,所述中央处理器接收数据采集器发送的车辆信号,中央处理器用于根据不同车辆经过线圈磁通量的变化,对车辆的信息进行判断,中央处理器与数据传输装置连接,将处理的结果传送至数据传输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无线路由器,无线路由器接收中央处理器发送的处理结果数据,并将处理结果数据发送至数据中心的存储器。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包括防雷装置,所述防雷装置包括防雷接线盒,防雷接线盒与机箱外壳连接们进行安全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天星火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天星火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04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