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辅助缓冲垫定位压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9178.7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8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黄静;常冬艳;杨波;刘凤江;周卫卫;王丹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K15/14 | 分类号: | H02K15/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任林冲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辅助 缓冲 定位 装置 | ||
1.一种新型辅助缓冲垫定位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槽定位板(1)、辅助定位板(2)、压装套筒(5)、弹簧爪(6)、壳体(7)和缓冲垫(8),相对的两块滑槽定位板(1)相对侧开有通槽,辅助定位板(2)插接于滑槽定位板(1)的通槽中,滑槽定位板(1)及辅助定位板(2)上均设置有与压装套筒(5)连接的定位钉,滑槽定位板(1)固定连接在壳体(7)上沿,通过定位板的相对位置滑动,适配壳体外径;压装套筒(5)为中空回转体结构,两端开有通孔,在其外壁上沿轴向方向开有与定位钉配合的凹槽;
壳体(7)为中空壳体,底部开有内圆孔,缓冲垫(8)中间开有通孔,弹簧爪(6)置于压装套筒(5)中,弹簧爪(6)一端通过弹簧爪底座与压装套筒(5)的通孔螺纹连接,弹簧爪(6)的另一端为钩子结构,依次穿过压装套筒(5)底部通孔、缓冲垫(8)通孔,将缓冲垫(8)压紧在压装套筒(5)底部,压装套筒(5)连带弹簧爪(6)及缓冲垫(8)置于壳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辅助缓冲垫定位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定位板(2)的相对位置滑动范围为80mm~1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辅助缓冲垫定位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槽螺柱(3)、滑槽压条(4),滑槽定位板(1)底部垂直于通槽方向开两道平行滑槽,滑槽螺柱(3)一端置于滑槽中,另一端与滑槽压条(4)固定连接,使得滑槽螺柱(3)根据壳体(7)外形在滑槽内实现平行滑动,旋拧滑槽螺柱(3),使滑槽压条(4)压紧壳体(7)的上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辅助缓冲垫定位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力作用压装套筒(5),使其相对壳体(7)带动缓冲垫(8)一同向下运动,直至缓冲垫(8)完全压装至壳体(7)底部,弹簧爪(6)与壳体(7)底部内圆孔受力,向中间聚拢,转动弹簧爪(6)使其沿着壳体底部内孔向下运动,直至弹簧爪(6)由壳体底部内圆孔完全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辅助缓冲垫定位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钩子与压装套筒(5)轴向角度为25°~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辅助缓冲垫定位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钩子底部周向直径小于壳体底部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辅助缓冲垫定位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爪(6)上的钩子至少3个,钩子朝外并沿周向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辅助缓冲垫定位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爪(6)上的钩子端部为圆角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辅助缓冲垫定位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爪(6)上部固定连接有手柄,手柄与压装套筒(5)上端通孔螺纹连接,转动弹簧爪(6)手柄,弹簧爪(6)沿着壳体底部内圆孔向下运动,直至弹簧爪(6)由壳体底部内圆孔完全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辅助缓冲垫定位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压装套筒(5)上端通孔螺纹长度大于壳体底部内圆孔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917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攻丝的气缸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除雾的汽车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