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用轮边减速器的悬挂式单轨车辆单轴转向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26985.3 | 申请日: | 2019-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8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伯铭;孟子超;黄海;马登峰;陈阳;孟姝;吕豪;王继朋;夏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1F5/52 | 分类号: | B61F5/52;B61F5/50;B61C9/38 |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敖欢 |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减速器 悬挂 单轨 车辆 转向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轮边减速器的悬挂式单轨车辆单轴转向架,包含构架、导向轮安装座、稳定轮安装座、导向轮、稳定轮,转向架上仅设置一对走行轮,每一个走行轮都设置有轮毂电机,轮毂电机输出轴驱动轮边减速器的太阳轮轴,太阳轮轴驱动走行轮,构架位于悬挂式单轨车辆轨道梁下方的部分设置有悬吊梁,本实用新型转向架采用轮毂电机与轮边减速器集成,轮毂电机经轮边减速器减速后直接驱动走行轮前进,无需安装传统牵引电机、齿轮箱、联轴节等结构,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转向架采用单轴的形式,车体与转向架之间设置有牵引拉杆、平衡拉杆,一起传递、平衡转向架与车体之间的纵向力,解决了传统单轴转向架驱动、制动时稳定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轮边减速器的悬挂式单轨车辆单轴转向架。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相对于城市道路交通具有运量大,高效快捷,安全舒适和能耗低等特点。在所有公共交通运输工具中,城市轨道交通的人均碳排放量是最低的。悬挂式空中列车系统,轨道在列车上方,由钢铁或水泥立柱支撑在空中。它将地面交通移至空中,在无需扩展城市现有公路设施的基础上解决了城市交通问题。
由于走行轮采用的是充气式橡胶轮胎,较传统的地铁爬坡和跨越能力强,转弯半径小。能够融入已有的公共交通系统中,可与公交、地铁、轻轨基本实现零距离换乘。且空中列车的车轮在封闭环境下运行,所以不受恶劣天气影响,当遇到雨雪、下雾、冰冻、大水等恶劣天气时,可以照常运营。
现有的悬挂式单轨车辆大多采用三相交流异步电机与齿轮箱配合的结构。但是该结构存在一定的不足:悬挂式单轨车辆由于地形等限制常常会有大坡度的小半径曲线,三相交流异步电机体积较大,质量较重,因此起动或者爬坡时动力输出不足;且电机与齿轮箱通常是通过联轴节配合,不仅传动效率较低且不可避免的存在噪声污染等问题。
现有的悬挂式单轨车辆大多都是采用两轴转向架的形式,不可避免的是前后导向轮纵向间距过长,不利于单轨车辆小半径曲线的通过能力。因此,急于研发一种全新的悬挂式单轨车辆的单轴转向架,打破传统设计观念,提高转向架在提高小半径曲线时的转向及导向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采用轮边减速器的悬挂式单轨车辆单轴转向架结构,车辆能够在大坡度和小曲线半径上行驶,对复杂的地形结构有较好的适应性。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采用轮边减速器的悬挂式单轨车辆单轴转向架,包含构架3,构架3位于悬挂式单轨车辆轨道梁29上方的部分设置有导向轮安装座20及稳定轮安装座19,导向轮安装座20位于稳定轮安装座19下方,导向轮安装座20上设有导向轮2,稳定轮安装座19上设有稳定轮1,导向轮2、稳定轮1的旋转轴垂向设置,导向轮2相对于构架上部主体在纵向及横向对称布置,稳定轮1相对于构架上部主体在纵向及横向对称布置,转向架上仅设置一对横向安装的走行轮4,每一个走行轮4都设置有轮毂电机18,轮毂电机18输出轴驱动轮边减速器17的太阳轮轴33,太阳轮轴33驱动走行轮4,轮毂电机18的输出轴和轮边减速器17的太阳轮轴33同心设置;
构架3位于悬挂式单轨车辆轨道梁29下方的部分设置有悬吊梁22,所述悬吊梁22通过顶部的悬吊销轴15与构架3底部销接,悬吊梁22通过车体吊架11与车体连接,构架下部还设置有平衡拉杆安装座21,平衡拉杆5呈纵向布置,平衡拉杆5一端安装在平衡拉杆安装座21上,另一端安装在纵向拉杆座7上,纵向拉杆座7安装在车体上。
作为优选方式,轮毂电机18的输出轴与轮边减速器17的太阳轮轴33是同一根轴,太阳轮安装在太阳轮轴33上,太阳轮与行星齿轮32啮合,行星齿轮32以传递动力的方式设置在行星架31上,行星架31以传递动力的方式设置在轮边减速器17外壳内,轮边减速器17外壳与轮毂电机18的外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轮边减速器17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轮毂34相配合的花键传递动力驱动走行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69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线框架移动屏
- 下一篇:同步磁阻电机转子冲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