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电池模组、电池系统以及电动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25827.6 | 申请日: | 2019-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8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兰天保;李长江;阮晓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刘永辉;薛晓伟 |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结构 电池 模组 系统 以及 电动 车辆 | ||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固定组件,设置于电池模组的侧边;以及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电池模组电连接。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连接结构的电池模组、电池系统以及电动车辆。本申请所提供的连接结构,通过将所述固定组件固定设置于电池模组的外壳上,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上,当极耳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时,能够有效防止电池模组受到外力影响时,极耳被拉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连接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结构、电池模组、电池系统以及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模组的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电池模组,是组成电池系统的关键。
现常用的锂离子电池的连接结构有两种。第一种是采用铜排与极耳焊接后和动力线缆连接,当需要通过大电流时,需要提供较粗的动力线缆,导致动力线缆的弯折半径过大,动力线缆的弯折应力会传递到极耳上。第二种是采用铜排与极耳焊接后通过一连接件连接,但铜排无固定限位,栓接铜排的螺栓扭矩会传递到极耳上。采用以上两种连接结构均容易造成极耳扯裂,导致连接结构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连接可靠的连接结构。
另,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包括所述连接结构的电池模组、电池系统以及电动车辆。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至少一个固定组件,设置于电池模组的侧边;以及
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电池模组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用于和电池模组的侧边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扣,所述电池模组的侧边开设有卡孔,所述卡扣扣合于所述卡孔中;或者所述固定槽的侧壁上设置有所述卡孔,所述电池模组的侧边设置有所述卡扣,所述卡扣扣合于所述卡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所述固定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开设有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连接件部分或者全部容置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所述固定组件及所述第一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螺栓以及螺母,所述螺栓包括头部;所述第一连接件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底壁的第二收容槽;所述螺栓穿设所述通孔及所述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二收容槽容置所述头部或所述螺母,从而固定所述固定组件及所述第一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收容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卡接容置于所述第一收容槽的所述第一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固定组件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电池模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配置的通孔,并与所述螺母和所述螺栓配置而固定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固定组件。
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
外壳;
极耳;以及
所述连接结构,所述固定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所述极耳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
一种电池系统,所述电池系统包括:
至少两个所述电池模组,两个所述电池模组上的所述连接结构相邻设置;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58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