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曲轴箱通风装置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4885.7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6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娜;蔡海杰;丰平;秦成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0 | 分类号: | F01M13/00;F01M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何家鹏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轴 通风 装置 发动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曲轴箱通风装置及发动机,该曲轴箱通风装置包括第一分离器、第二分离器和第二输送管路,第一分离器设置于发动机的外部,第二分离器通过第一输送管路与第一分离器连接,且第二分离器与发动机连接,第一分离器通过第二输送管路与发动机连接,其中,第二输送管路将发动机内的气体输送至第一分离器,第一分离器对气体进行第一次分离,第二分离器对气体进行第二次分离,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曲轴箱通风装置,第一分离器代替了原有的预分离结构,且设置于发动机的外部,不会受到发动机空间布局的限制,当窜入曲轴箱内的气体量达到一定值时,因尺寸结构可以更大,仍能起到良好的分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曲轴箱通风装置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柴油机运转时,气缸内的高压高温气体经活塞和缸套的间隙、活塞环开口、活塞环和气缸套的间隙会窜入到曲轴箱内,通过增加曲轴箱通风装置将气体排出,但该气体中含有部分机油,排放至大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因此需要进行油气分离,在发动机上设置有取气口,在取气口处设置预分离结构和油气分离器对油气进行两次分离,但当窜入曲轴箱内的气体量达到一定值时,取气口的大小因空间的布局无法设计更大,导致预分离结构和油气分离器对油气的分离效果减弱,使排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机油,造成环境污染,采用预分离结构和油气分离器已不能满足分离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发动机的取气口和预分离结构因发动机的布局无法设计更大导致的分离效果减弱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曲轴箱通风装置,包括第一分离器、第二分离器和第二输送管路,所述第一分离器设置于发动机的外部,所述第二分离器通过第一输送管路与所述第一分离器连接,且所述第二分离器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第一分离器通过所述第二输送管路与所述发动机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输送管路将所述发动机内的气体输送至所述第一分离器,所述第一分离器对所述气体进行第一次油气分离,所述第二分离器对所述气体进行第二次油气分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曲轴箱通风装置,第一分离器代替了原有的预分离结构,且第一分离器设置于发动机的外部,不会受到发动机空间布局的限制,增大了第一分离器的尺寸,当窜入曲轴箱内的气体量达到一定值时,因尺寸结构更大,对于气体的分离仍能起到良好的分离效果,同时节约了成本。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曲轴箱通风装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离器为机油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离器为油气分离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上设置有第一取气口,所述第一分离器上设置有第二取气口,所述第一取气口和所述第二取气口均与所述第二输送管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发动机,包括发动机缸体、干式油底壳、动力机构和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曲轴箱通风装置,所述曲轴箱通风装置连接在所述发动机缸体上,所述干式油底壳连接在所述发动机缸体上,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干式油底壳中,并设置成将所述干式油底壳中的机油输送至所述曲轴箱通风装置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与上述曲轴箱通风装置具有相同的优势,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动力机构将发动机缸体内的机油输送至曲轴箱通风装置中,在该过程中,同样会向曲轴箱通风装置中输送部分气体,该部分气体在曲轴箱通风装置中与经由第二输送管路进入的气体进行混合,而后通过第一分离器和第二分离器进行油气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
动力件,所述动力件设置在所述干式油底壳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48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