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肢肢障人群康复用下肢助行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20870.3 | 申请日: | 2019-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8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洪江 |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A61F5/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下肢 人群 康复 助行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肢肢障人群康复用下肢助行器,含有腰部固定带和两侧支撑腿,每一支撑腿均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上转动板和下转动板,上支撑板的上端与设置在腰部固定带上的腰部支撑板铰接,上支撑板的下端与上钢丝转动轮的轴线处铰接,并通过上支撑连接板与下支撑板铰接,下支撑板的中部与下钢丝转动轮的轴线处铰接,且其下支撑板的下部通过下连接板与固定板铰接,固定板与鞋子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利用两套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能够使下肢肢障人员实现走路、蹲下、站起等动作,还能够上下台阶,大大方便肢障人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肢肢障人们医疗康复或者日常行走的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下肢肢障人群康复用下肢助行器。
背景技术:
由于某些原因,有些人下肢出现肢障,不能自行走动,尤其是上下台阶很不方便,为了康复和日常行走,这些人需要使用一些辅助器械,目前的辅助器械大多为轮椅和拐杖,采用轮椅时,人们需要双手驱动车轮进行行走,或者通过控制电动设备实现电力驱动车轮进行行走,缺乏对下肢的康复;采用拐杖时,由于支撑面较小,主要由腋下承担使用者全部重量,对腋下的压力较大,并且需要双手控制行走,基本限制了使用者双手的其它功能,这样,使用者在需要用双手做其它事情时,显得极不方便。
其中,本申请人还申请过类似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名称为:下肢肢障人群康复用下肢助行器(201620912658 .4),其中的动力装置为电动推杆进行驱动,电动推杆在支撑腿内进行设置,结构复杂,增加支撑腿的体积,不便于人们进行携带和穿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运动灵活、安全性好且容易操控的下肢肢障人群康复用下肢助行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下肢肢障人群康复用下肢助行器,含有腰部固定带和两侧支撑腿,其特征是:每一所述支撑腿均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上转动板和下转动板,其中,所述上支撑板的上端与设置在所述腰部固定带上的腰部支撑板铰接,所述上支撑板的下端与上钢丝转动轮的轴线处铰接,并通过上支撑连接板与所述下支撑板铰接,所述下支撑板的中部与下钢丝转动轮的轴线处铰接,且其下支撑板的下部通过下连接板与固定板铰接,所述固定板与鞋子固定在一起,所述上钢丝转动轮与所述腰部支撑板之间通过所述上转动板铰接,所述下钢丝转动轮与所述上支撑连接板之间通过所述下转动板铰接,所述上钢丝转动轮和下钢丝转动轮上均缠绕有传动钢丝,所述传动钢丝的另一端缠绕在设置在所述腰部固定带上的动力转轮上。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钢丝包括上传动钢丝和下传动钢丝,上传动钢丝通过上钢丝固定销固定缠绕在所述上钢丝传动轮上,下传动钢丝通过下钢丝固定销固定缠绕在所述下钢丝传动轮上,所述动力转轮包括与上传动钢丝和下传动钢丝配合使用的上动力转轮和下动力转轮。
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上转动板、下转动板、上支撑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均采用双板式结构,双板之间通过螺栓轴固定,所述上钢丝传动轮和下钢丝传动轮均位于双板之间的空间内。
进一步的,双板之间的空间内还设置有从控制箱起沿腰部支撑板、上支撑板、上支撑连接板铺设的金属软管,所述传动钢丝贯穿金属软管。
进一步的,所述腰部固定带上设置有腰部连接板,所述腰部支撑板与腰部连接板通过其上设置的第一调节装置连接,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上支撑连接板通过其上设置的第二调节装置连接,所述下支撑板与所述下连接板通过其上设置的第三调节装置连接,第一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条形孔和与之配合使用的固定螺栓,第二调节装置包括第二条形孔和与之配合使用的固定螺栓,第三调节装置包括第三条形孔和与之配合使用的固定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撑连接板上设置有上腿部固定带,所述下支撑板上设置有下腿部固定带,上腿部固定带、下腿部固定带和腰部固定带采用系带、尼龙搭扣或皮带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洪江,未经李洪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08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