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自动收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07866.3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77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俞卫刚;孙云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B09B3/00;B30B9/30;B01D4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 |
地址: | 2151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自动 收集 系统 | ||
1.一种垃圾自动收集系统,所述垃圾自动收集系统包括用于对垃圾进行输送的垃圾输送装置(1)、用于对垃圾进行分离的垃圾分离装置(2)、用于提供负压动力的风机(3)、用于净化废气的废气处理装置(4)和用于垃圾收集的垃圾收集装置(5),所述垃圾分离装置(2)分别与所述垃圾输送装置(1)和所述废气处理装置(4)连接,所述风机(3)和所述垃圾分离装置(2)分别位于所述垃圾输送装置(1)的下方侧部,所述风机(3)分别与所述垃圾分离装置(2)和所述废气处理装置(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自动收集装置系统还包括防堵装置(9),所述垃圾输送装置(1)包括若干个竖向输送管道(11)和一水平输送管道(12),所述竖向输送管道(11)竖向设置于楼宇(6)或室外,所述水平输送管道(12)横向设置于地下或地上,所述水平输送管道(12)远离所述楼宇(6)的一端处竖直向上设置有进气阀门(7),所述竖向输送管道(11)和所述水平输送管道(12)连通且其连通处可启闭式连通有控制阀门(8),所述竖向输送管道(11)上连通设置有呈竖向倒置梯形的投放口(111),所述水平输送管道(12)另一端处与所述垃圾分离装置(2)连通,开启所述进气阀门(7)和所述控制阀门(8),所述风机(3)驱使固体和液体垃圾进入所述垃圾分离装置(2)内以及气体垃圾进入所述废气处理装置(4)内,所述防堵装置(9)位于所述水平输送管道(12)末端处,所述防堵装置(9)包括固定块(91)和至少两根套管(92),所述固定块(91)固定连接于一所述套管(92)端部,所述套管(92)之间套设且卡接,改变所述套管(92)之间长度带动所述固定块(91)可移动连接于所述水平输送管道(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自动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装置(9)还包括有插接块(93),所述插接块(93)可上下启闭式连通于所述水平输送管道(12)一端处且靠近所述固定块(91)处,一所述套管(92)远离所述固定块(91)的一端处上弹性连接有弹珠且其穿设于相邻所述套管(92)内,相邻所述套管(92)上开设有与所述弹珠配合的弹珠孔,所述弹珠卡接于所述弹珠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自动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一所述套管(92)外壁上设置有延伸凸起,与之相邻所述套管(92)内开设有延伸凹槽,所述延伸凸起滑移连接于所述延伸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自动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口(111)上安装有密码锁和/或电磁锁,所述投放口(111)设置有用于清洗投放垃圾位置处的自动清洗喷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自动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输送管道(12)内侧底部且其延伸方向上开设有用于排除液体垃圾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向下凹陷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自动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输送管道(12)上设置有与所述竖向输送管道(11)底部连通的连接口(121),所述连接口(121)靠近所述垃圾分离装置(2)的一侧与所述水平输送管道(12)之间呈钝角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垃圾自动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分离装置(2)包括至少一个竖向设置的分离管道(21)、至少一个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垃圾的分离器(22)和至少一个用于压实固体垃圾的压实机(23),所述分离管道(21)分别与所述水平输送管道(12)和所述分离器(22)连通,所述分离器(22)位于所述压实机(23)上部且其与所述压实机(23)通过分离器连接管连接,所述分离器(22)与所述风机(3)连接,所述分离器连接管上连通有用于排除液体垃圾的排液管,所述压实机(23)底部出口与所述垃圾收集装置(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垃圾自动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风机(3)通过用于起到连通作用的排气管道(10)与所述废气处理装置(4)连接,所述废气处理装置(4)为气体净化器或净化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0786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散热LED防爆灯具
- 下一篇:基于反渗透膜的海水淡化设备及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