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并联式自流冷却系统及船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05452.7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4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苇;肖颀;林原胜;李邦明;庞杰;柯志武;李勇;陈凯;黄崇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H21/38 | 分类号: | B63H2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文丽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联 自流 冷却系统 船舶 | ||
1.一种并联式自流冷却系统,包括沿冷却水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的泵体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旁通管路;
所述泵体的进水口与自流水源相连通,所述泵体的出水口与所述冷却器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冷却器的出水口与外界相连通;
所述旁通管路的一端与自流水源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冷却器的进水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式自流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管路上安装有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式自流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过渡阀与第二过渡阀;
所述第一过渡阀为三通阀,且所述第一过渡阀由第一直管与第一弯管组成,所述第一直管的一端与自流水源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泵体的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管的中部管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旁通管路远离所述冷却器的一端相连通;
所述第二过渡阀为三通阀,且所述第二过渡阀由第二直管与第二弯管组成,所述第二直管的一端与所述泵体的出水口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冷却器的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管的中部管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旁通管路远离自流水源的一端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联式自流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器;
所述过滤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过渡阀与自流水源之间的管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并联式自流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
所述第一控制阀安装在所述过滤器与自流水源之间的管路上;
所述第二控制阀安装在所述冷却器的出水口与外界之间的管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式自流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轴器、发电机与蓄电池;
所述泵体的转轴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发电机相连,所述发电机与所述蓄电池的输入口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输出口与所述泵体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并联式自流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供能系统;
所述主供能系统与所述蓄电池的输入口电连接,所述主供能系统与所述泵体电连接。
8.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并联式自流冷却系统;
所述船舶的底部开设有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泵体的进水口相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相通,且朝向船体的行驶方向,用于形成自流水源;
所述船舶的底部开设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冷却器的出水口相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靠近所述船舶的艏部设置,所述出水通道靠近所述船舶的艉部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远离所述泵体的一端向外延伸,伸出所述船舶的船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0545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纯电动环卫车辆动力系统构型
- 下一篇:一种超声波眼镜片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