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事故应急救援模拟协同训练装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96007.9 | 申请日: | 2019-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2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孙恩吉;王淼森;高东;时训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思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4 | 代理人: | 范晓斌 |
| 地址: | 10001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事故 应急 救援 模拟 协同 训练 装备 | ||
1.一种事故应急救援模拟协同训练装备(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六自由度电缸平台(14),用于根据事故场景进行360°全角度的产生实时位移及动感;
钢化玻璃座椅(13),固定安装在所述六自由度电缸平台(14)处并可随其移动,用于人员(3)乘坐;
虚拟现实投影仪(1),通过电脑将整个事故场景融入到现实环境中,使多人共享虚拟现实画面,实现非佩戴式的虚拟现实体验,所述虚拟现实投影仪(1)留有基于Kinect硬件设备(7)的多个手势及语音交互接口(6),以利用实时动态捕捉、手势、语音辨识渠道实现多通道人机交互训练;
数据采集组件,用于采集危险环境情况下人体体征变化数据,以建立准确的应急救援人员的体征评估体系及标准;和
环境模拟组件,用来模拟事故发生的情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自由度电缸平台(14)包括:
上平台,用做承载平台,用来承载所述钢化玻璃座椅(13);
下平台,固定在地面处,用做水平基座(18);
六根电动推杆(15),每根电动推杆(15)两端对应有万向铰链,通过对应的万向铰链连接上平台及下平台,以实现360°实时位移动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自由度电缸平台(14)的上表面距离地面的高度为0.5米,以增加人体舒适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现实投影仪(1)为immersis虚拟现实投影仪,其与电脑相连,固定于钢化玻璃座椅(13)的正前方并位于乘坐人员(3)的正上方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组件包括血容量数据采集器(11)、皮电数据采集器(22)、皮肤温度数据采集器(21)和心电图数据采集器(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容量数据采集器(11)为PPG/BVP血容量脉搏数据采集器,所述皮电数据采集器(22)为EDA皮电数据采集器,所述皮肤温度数据采集器(21)为SKT皮肤温度数据采集器,所述心电图数据采集器(10)为ECG心电数据采集器,其中,各采集器的输入端直接与人体相连,各采集器的输出端与电脑相连,以实时采集人体体征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模拟组件包括制冷器、温控仪(4)、PTC陶瓷发热片(2)、烟雾机(17)、水雾机(16)和冷风机(8),所述温控仪(4)与所述制冷器及所述PTC陶瓷发热片(2)相连,以控制所述制冷器及所述PTC陶瓷发热片(2)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器及所述温控仪(4)分别位于所述钢化玻璃座椅(13)的左右两侧的六自由度电缸平台(14)处,所述PTC陶瓷发热片(2)位于所述钢化玻璃座椅(13)的后部,所述水雾机(16)及所述烟雾机(17)均位于所述六自由度电缸平台(14)处,所述冷风机(8)固定于所述钢化玻璃座椅(13)两侧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9600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夜灯的控制电路和智能夜灯
- 下一篇:一种压强与温度快速测定的实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