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气爪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94551.X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4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司存信;包建忠;王正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锡州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保护一种自适应气爪结构,包括自适应夹持部及驱动部;驱动部为气缸;自适应夹持部后端与气缸相连并受气缸水平驱动;自适应夹持部包括上夹具、下夹具、驱动模块、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及底板;上夹具包括分体式安装的第一上夹具和第二上夹具,第一上夹具下端开设有第一管件安装槽,所述第一上夹具上端设置有凸台,凸起装配在第二上夹具下端面的凹槽内;上夹具通过上连接板安装在驱动模块的上端,底板通过下连接板安装于驱动模块的底端;底板上对称设置有两导柱,导柱顶端连接下夹具,导柱外围套设有弹簧;所述下夹具内开设有第二管件安装槽。本结构使送管机构变得更简单;减少了一个气缸,减少了上下移动的动作,缩短加工节拍,生产效率提高25%左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夹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适应气爪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深化,在保证产品的质量的前提下,设备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改造后,生产效率提高,同时节约成本。但是有些地方还有改进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就是基于现有技术上的再次优化。现有技术如下:
如图1所示,现有结构构成由第一气缸1,第二气缸2,气爪3,夹具以及相关的部件组成。该机构实现动作是:如图1所示,待加工工件管子4先上移(机构先上移是保证机构安全,否则管子会直接撞在图4所示的缩管下夹具32上,导致加工工件和气爪损坏)----平行移动到缩管夹具中心的上方----下移---放置管子4---气爪张开并平移回到初始位置。
第一气缸1控制上下动作,第二气缸2控制平行方向的进退动作。图1所示,机构工作时,气爪抓住待加工工件后第一气缸1工作,推动第二气缸2和气爪上移,到达上移位置(传感器感知其位置是否正确)后,第一气缸1停止工作;第二气缸2工作,推动气爪平移,将待加工工件送入图4所示的缩管下夹具32圆弧上方,传感器感应到位后,第一气缸1的活塞杆收缩动作,使气爪夹持的待加工工件下降到图4所示的缩管下夹具32的圆弧中,第一气缸1动作到位后,工位上的缩管上夹具在油缸驱动下自动向下移动,与工位的缩管下夹具压合到位后,气爪3松开,第二气缸2进行平移收缩动作。此过程为一个回合。
在这过程中,各个位置控制是通过位置传感器进行感知气缸的位置,利用PLC进行精确控制气缸的动作。
该机构结构稳定性高,但是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管子自动适应的夹持结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适应气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适应夹持部及驱动部;
所述驱动部为气缸;
所述自适应夹持部后端与气缸相连并受气缸水平驱动;
所述自适应夹持部包括上夹具、下夹具、驱动模块、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及底板;
所述上夹具包括分体式安装的第一上夹具和第二上夹具,所述第一上夹具下端开设有第一管件安装槽,所述第一上夹具上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装配在第二上夹具下端面的凹槽内;
所述上夹具通过上连接板安装在驱动模块的上端,所述底板通过下连接板安装于驱动模块的底端;
所述底板上对称设置有两导柱,所述导柱顶端连接下夹具,所述导柱外围套设有弹簧;所述下夹具内开设有第二管件安装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件安装槽和第二管件安装槽均为半球形结构,两者压合装配状态下完整的包裹管件外围。
进一步地,所述下夹具外侧设置有螺旋杆。
1.使送管机构变得更简单;
2.减少了一个气缸,减少了上下移动的动作,缩短加工节拍,生产效率提高25%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锡州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锡州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945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气处理用粉尘清除装置
- 下一篇:滤波电路、开关电源及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