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机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电动客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92902.3 | 申请日: | 2019-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0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仁磊;肖玉飞;黎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植一客成都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613;H01M10/6568;H01M10/625;H01M10/656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尉保芳 |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市经***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机 动力电池 管理 系统 及其 电动 客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机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其包括:依次串连且形成循环水回路结构的电池组A、电池热管理机组A、电池组B和电池热管理机组B,其中,所述电池组A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电池热管理机组A进水端连接,所述电池热管理机组A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电池组B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电池组B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电池热管理机组B进水端连接,所述电池热管理机组B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电池组A的进水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客车。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电动客车上位置较为分散的不同电池组进行循环散热,有效的防止动力电池热失控,延长电池的工作寿命,方便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机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电动客车。
背景技术
电动客车是一种较大型的新能源汽车,其一般是全部使用电能来驱动汽车行驶,噪音小,行驶稳定性高,并且实现零排放,在各大城市中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由于电动客车体积较大,重量较高,车身整体较长,电动客车需要在车身前后分别安装动力电池组,以确保电动客车的能源。目前,普通电池的热管理主要针对位置集中的电池组进行管理,而在面对电动客车上较为分散的电池组时,普通电池的热管理往往无法实现很好的散热控制,造成局部工作环境温度过高,影响电池组的稳定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机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其能够解决目前普通电池的热管理在面对电动客车上较为分散的电池组时,其无法实现很好的散热控制,造成局部工作环境温度过高,影响电池组的稳定运行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机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其包括:依次串连且形成循环水回路结构的电池组A、电池热管理机组A、电池组B和电池热管理机组B,其中,所述电池组A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电池热管理机组A进水端连接,所述电池热管理机组A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电池组B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电池组B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电池热管理机组B进水端连接,所述电池热管理机组B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电池组A的进水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依次串连且形成循环水回路结构的电池组A、电池热管理机组A、电池组B和电池热管理机组B,其能够对电动客车上位置较为分散的不同电池组进行循环散热,有效的防止动力电池热失控,延长电池的工作寿命,方便实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电池热管理机组A包括第一水泵、第一热交换器、第一压缩机、第一冷凝器,所述电池组A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进水端a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出水端b通过管道与所述电池组B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冷却流体出口端c还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冷却流体进口端d连接;
电池热管理机组B包括第二水泵、第二热交换器、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所述电池组B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进水端a连接,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出水端b通过管道与所述电池组A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冷却流体出口端c还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冷却流体进口端d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压缩机、冷凝器和热交换器依次串连且形成一个循环制冷回路结构,其中压缩机连接冷凝器,在压缩机作用下,冷凝器能够把冷媒传输进入到换热器中,冷媒在热交换器中能够吸收流过水流的大量热量,从而实现对水进行降温的效果,然后吸收热量后的冷媒通过热交换器又回到压缩机内,完成一次制冷过程,安装方便,节能环保,制冷效果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植一客成都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中植一客成都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929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清洗处理箱体夹持工装
- 下一篇:一种夜间照明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