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电子控制油箱快速散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75024.4 | 申请日: | 2019-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2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谢谊雷;薛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谊雷 |
| 主分类号: | B60K15/063 | 分类号: | B60K15/063;F01P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李丹 |
| 地址: | 132013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用电 控制 油箱 快速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用电子控制油箱快速散热装置,包括支撑座和控制油箱本体,所述支撑座的顶端设置有卡座,且卡座的顶端开有卡槽,控制油箱本体通过螺栓固定在卡槽内,所述支撑座的两个外壁均设置有侧板,且侧板的顶端设置有水雾降温组件;所述支撑座开设有集水槽,所述卡座为梯台状结构,能够起到导流的效果,卡座由导热材质制成。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雾降温组件、辅助降温组件和卡座,能够分别对油箱的侧壁、对控制油箱本体的顶端和底端多方位降温,提高了降温效果,通过设置支撑座,且支撑座上设置有集水槽,并通过卡座和导水座导流,能够将水流导入至集水槽内,通过排水管排出水流,方便快捷降低水体残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电子控制油箱快速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是如今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汽车的使用需要消耗汽油,因此需要用电子控制油箱对汽油进行储存以及对汽车进行原料的补充,但是电子控制油箱在工作的过程中易出现发热的现象,油箱散热慢,对设备整体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且不利于设备长时间的使用,会一定程度上减少设备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1815568.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用电子控制油箱散热装置,包括控制油箱,所述控制油箱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散热装置,所述控制油箱左右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散热装置外部的稳定杆。上述专利中的一种汽车用电子控制油箱散热装置存在以下不足:该装置虽然采用水雾喷淋的方式进行降温,但是水雾喷洒后下方会残留大量水体,水体集中会影响汽车其他元件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用电子控制油箱快速散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用电子控制油箱快速散热装置,包括支撑座和控制油箱本体,所述支撑座的顶端设置有卡座,且卡座的顶端开有卡槽,控制油箱本体通过螺栓固定在卡槽内,所述支撑座的两个外壁均设置有侧板,且侧板的顶端设置有水雾降温组件;所述支撑座开设有集水槽。
进一步的,所述卡座为梯台状结构,能够起到导流的效果,卡座由导热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油箱本体的顶端设置有辅助降温组件,所述辅助降温组件包括散热架,且散热架的顶端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口,且通风口内通过螺钉固定有散热扇。
进一步的,所述水雾降温组件包括固定于侧板顶端的水箱,且水箱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微型泵,水箱顶端的中轴线位置设置有支撑筒,且支撑筒一侧外壁的顶端设置有喷淋架,喷淋架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等距离均匀分布的雾化喷头,所述微型泵的抽水端通过二号导水管与水箱相连通,且微型泵的出水端通过一号导水管与支撑筒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架为三棱锥结构,喷淋架的倾斜面朝下,支撑筒与喷淋架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的一侧外壁开有排水口,且排水口的内壁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为矩形环状结构,且集水槽的四侧内壁均设置有导水座,所述导水座为向下倾斜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水雾降温组件、辅助降温组件和卡座,能够分别对油箱的侧壁、对控制油箱本体的顶端和底端多方位降温,提高了降温效果。
2、通过设置支撑座,且支撑座上设置有集水槽,并通过卡座和导水座导流,能够将水流导入至集水槽内,通过排水管排出水流,方便快捷降低水体残留。
3、通过设置喷淋架为三棱锥结构,喷淋架的倾斜面朝下;从而能够从上至下倾斜喷淋,全面喷淋均匀散热,提高了降温效率;支撑筒与喷淋架相连通,保证水流的通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谊雷,未经谢谊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750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