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履带底盘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0257.7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8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白元晓;冯子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合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08 | 分类号: | B62D55/08;B62D55/12;B62D55/14;B60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韩国强 |
地址: | 4716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履带 底盘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履带底盘及车辆,包括底盘主体、设置在底盘主体两侧的行驶组件和用于驱动行驶组件运转的驱动装置,行驶组件包括设置在底盘主体前后两端的主动轮和引导轮、设置在主动轮与引导轮之间的多个支重轮、绕设在主动轮与引导轮之间的履带,履带张紧在主动轮与引导轮之间,主动轮与履带传动连接驱动履带旋转,支重轮位于主动轮和引导轮的下方位置,支重轮的底端支撑在履带上,驱动装置为设置在主动轮内部的轮毂电机,轮毂电机直接设置在主动轮内驱动主动轮旋转,简化了传统驱动方式的传动路线,使机械结构更加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履带轮驱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履带底盘及车辆。
背景技术
履带行走机构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拖拉机等野外作业车辆,因行走条件恶劣,要求该行走机构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具有良好的行进和转向能力。履带与地面接触,驱动轮不与地面接触。当马达带动驱动轮转动时,驱动轮在减速器驱动转矩的作用下,通过驱动轮上的轮齿和履带链之间的啮合,连续不断地把履带从后方卷起,与地面接触的那部分履带给地面一个向后的作用力,而地面相应地给履带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是推动机器向前行驶的驱动力,当驱动力足以克服行走阻力时,支重轮就在履带上表面向前滚动,从而使机器向前行驶。
一般履带行走机构采用液压马达加减速机驱动主动轮转动的机械传动,液压马达需要液压油作为动力传动介质,对液压系统要求高,传动效率低,目前有些履带行走机构采用电机加减速机驱动主动轮转动,该传动方式效率较液压方式高,但受普通电机特性限制,需通过减速机降速增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履带底盘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履带行走机构通过电机驱动需要使用减速机降速增扭导致动力传输路线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履带底盘,包括:
底盘主体;
设置在所述底盘主体两侧的行驶组件,包括主动轮、引导轮、多个支重轮和履带,所述主动轮与所述引导轮分别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底盘主体的前后两端,所述履带绕设在所述主动轮与所述引导轮之间且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多个所述支重轮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底盘主体上位于所述主动轮与所述引导轮之间且所述支重轮的底端低于所述主动轮与所述引导轮的底端,所述支重轮支撑在所述履带与地面接触的部分的顶端;
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主动轮内部的轮毂电机。
优选地,所述轮毂电机为外转子电机。
优选地,所述外转子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与所述底盘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定子外侧且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在远离所述底盘主体一侧的中心旋转连接,所述转子的外侧与所述主动轮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多个定子绕组,所述定子铁芯的中心与所述底盘主体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定子绕组设置在所述定子铁芯的边缘且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间隔分布。
优选地,所述转子包括罩壳、设置在所述罩壳内侧的永磁外转子磁轭、设置在所述永磁外转子磁轭内侧的多个永磁体,多个所述永磁体沿所述永磁外转子磁轭的内侧周向间隔分布。
优选地,所述主动轮外侧设置有外齿,所述履带内侧设置有内齿,所述主动轮与所述履带之间通过所述内齿与所述外齿啮合传动。
优选地,所述底盘主体的侧面位于所述主动轮与所述引导轮之间还设置有托带轮,所述托带轮与所述底盘主体旋转连接,所述托带轮的顶端支撑在所述履带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合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合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02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