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T型楼梯及轨道交通车站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49788.6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7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沈翔;朱槐柏;张颖君;戴亚斐;董依;廖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轨道建设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1/02 | 分类号: | E04F11/02;E04H1/12;B61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梯 轨道交通 车站 布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T型楼梯,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上梯段和下梯段,下梯段包括转角休息平台和两段梯跑部,下梯段的下表面设有拱形段,还包括设置在拱形段上的至少一个张拉柱,张拉柱沿水平方向设置,张拉柱两端与拱形段一体浇注成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站布置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上层站厅层和下层站台层,站厅层与站台层之间设有至少一部楼梯,至少其中一部楼梯采用上述T型楼梯,每一T型楼梯的上梯段与站厅层的站厅板连接,每一T型楼梯的两段梯跑部均与站台层的站台板连接,具有拱形段能够稳定承力,不易变形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T型楼梯及轨道交通车站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按GB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要求,在地铁车站站台中心里程处要求设置一部楼梯。目前,地铁车站中普遍设置有一部无障碍电梯及一部L型或T型楼梯以连接站厅层和站台层。其中,T型楼梯在站台层可兼顾两个方向的客流,应用更加广泛。
公告号为CN20690309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T型楼梯,包括上梯段和下梯段,下梯段包括转角休息平台和两段梯跑部,转角休息平台与上梯段的根部连接,两梯跑部均与转角休息平台连接且延伸方向相互背离,下梯段下表面具有一拱形段,拱形段的拱顶位于转角休息平台底端,两拱脚分别位于两梯跑部的下表面上且均连接有梯柱。同时,还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站布置结构,包括上层站厅层和下层站台层,站厅层与站厅层之间通过至少一部楼梯连通,至少其中一部楼梯采用前述T型楼梯,每一T型楼梯的上梯段与站厅层的站厅板连接,每一T型楼梯的两梯跑部均与站台层的站台板连接。
这种T型楼梯采用拱形结构,利用拱形结构跨越能力大的特点,取消转角休息平台处的楼梯柱,从而避免楼梯柱对下层结构平台空间的侵占,提高下层结构平台空间利用率。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大跨度的拱形结构在顶部承压后容易产生形变,拱顶处可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沉,一方面使上梯段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另一方面则可能会导致安装在楼梯上的护栏等刚性结构裂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型楼梯及轨道交通车站布置结构,具有拱形段能够稳定承力,不易变形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T型楼梯,包括上梯段和下梯段,所述下梯段包括转角休息平台和两段梯跑部,下梯段的下表面设有拱形段,还包括设置在拱形段上的至少一个张拉柱,所述张拉柱沿水平方向设置,张拉柱两端与拱形段一体浇注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拱顶下沉时,拱形段的两侧也会向外张开,设置水平张拉柱,并使张拉柱两端与拱形段浇注为一体,能够将拱顶所受的压力转化为张拉柱上的张力,增强拱形段的结构强度,有效地阻止拱形段两侧张开,使拱形段维持原状,拱形段的拱顶不易变形或者变形幅度很小;越靠近拱顶处,拱形段与下方站台板之间的距离越大,张拉柱沿水平方向设置,其与站台板之间的距离始终大于拱脚与站台板之间的距离,不影响行人在拱形段下方通行;拱形段能够稳定承力,不易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张拉柱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同轴,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关于拱形段的拱顶所在的竖直面对称设置,第一柱体与第二柱体之间设有预应力张拉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张拉柱拆分为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借助预应力张拉件可以对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进行预张拉,使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上具有一定的初始张力,从而克服转角休息平台的部分或全部重力,减少转角休息平台的自重对拱形段造成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轨道建设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轨道建设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97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舟和尖舟之间的翻转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外墙变形缝施工修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