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合成金刚石的石墨柱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47583.4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4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军;刘恩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亳州市东风金刚石厂 |
主分类号: | B01J3/06 | 分类号: | B01J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8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合成 金刚石 石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合成金刚石的石墨柱,包括石墨柱本体,所述石墨柱本体内部开设有第一圆柱形通孔,所述第一圆柱形通孔内壁上等距开设有多个环形槽;所述第一圆柱形通孔内设置有第一填充柱,所述第一填充柱内部开设有第二圆柱形通孔,所述第一填充柱上沿第一填充柱长度方向对称开设有多对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插杆,位于同侧的所述插杆皆与推杆垂直固接;所述第一填充柱、插杆和推杆皆为氯化钠材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由环形槽、插杆和推杆组成的固定结构,在第一填充柱插入石墨柱本体后将第一填充柱固定在石墨柱本体上,解决了氯化钠柱体与石墨柱固定不牢固,在压制时导致氯化钠柱体移位,降低了压制效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刚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合成金刚石的石墨柱。
背景技术
金刚石俗称金刚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石的原身,它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是自然界由单质元素组成的粒子物质,是碳同素异形体,而石墨可以在高温、高压下形成人造金刚石。
金刚石与石墨的化学成分相同,都是碳元素的单体,它们之间的转换在理论上是行得通的。通过研究,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石墨-金刚石可以互相转变。所以现代人工合成金刚石技术主要采取“静压法人工合成转化”,是依照天然金刚石生成原理,利用专用金刚石压机产生高压,同时加温,在触媒作用下,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现有粉压石墨柱在金刚石合成过程中,由于腔体过大,不能达到石墨-金刚石转化的理想转化率,造成过多石墨浪费,而通过在石墨柱中心开设圆柱形通孔并填充压制的氯化钠柱体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氯化钠柱体与石墨柱固定不牢固,在压制时导致氯化钠柱体移位,降低了压制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合成金刚石的石墨柱,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合成金刚石的石墨柱,包括石墨柱本体,
所述石墨柱本体内部开设有第一圆柱形通孔,所述第一圆柱形通孔内壁上沿第一圆柱形通孔长度方向等距开设有多个环形槽;
所述第一圆柱形通孔内设置有第一填充柱,所述第一填充柱内部开设有第二圆柱形通孔,所述第一填充柱上沿第一填充柱长度方向对称开设有多对与环形槽对应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与环形槽相匹配的插杆,位于同侧且靠近第二圆柱形通孔的所述插杆皆与推杆垂直固接,所述推杆位于第二圆柱形通孔内;
所述第一填充柱、插杆和推杆皆为氯化钠材质。
优选的,所述环形槽的数量为六个。
优选的,所述第二圆柱形通孔内设置有第二填充柱,所述第二填充柱由多条填充板组成且通过位于顶部、中部和底部的皮筋绑扎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填充柱的长度大于第一填充柱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填充板的数量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推杆的长度为第一填充柱长度的三分之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由环形槽、插杆和推杆组成的固定结构,在第一填充柱插入石墨柱本体后将第一填充柱固定在石墨柱本体上,解决了氯化钠柱体与石墨柱固定不牢固,在压制时导致氯化钠柱体移位,降低了压制效果的问题。
2、将第二填充柱插入第二圆柱形通孔内,可以推动推杆移动,使推杆推动插杆插入环形槽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石墨柱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填充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填充柱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亳州市东风金刚石厂,未经亳州市东风金刚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75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