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前保安装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46687.3 | 申请日: | 2019-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1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伟;许方敏;芦连;廖慧红;丁智;彭鸿;黄卫;陈伟;王淼;骆华荣;唐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9/24 | 分类号: | B60R19/24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安装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前保安装支架,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车辆前保安装支架在车辆与行人碰撞过程中对行人的伤害较大等技术问题。本车辆前保安装支架包括用于安装散热器框架的长条状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安装前保蒙皮且能对从前保蒙皮朝安装板的碰撞进行吸能的若干压溃结构,所述压溃结构沿支撑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在保障前保安装支架的安装刚度同时减轻前保安装支架在车辆与行人碰撞过程中对行人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前保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汽车前保安装支架是汽车前保险杠与车身的连接件。现有前保安装支架的结构设计除了对安装刚度有要求外,也越来越重视车辆碰撞过程中对行人的保护,为此前保安装支架的材料也由原来的金属材料逐渐被塑料材料取代,然而在车辆与行人碰撞时,行人大腿和头部仍然会收到较大的冲击。
我国专利文献(申请号:201120423366.1)公开了一种车辆前保险杠支撑装置,连接设置在车身钣金与前保险杠之间,包括与车身钣金(一般为散热器框架)固连的支撑板,在支撑板上固定设有对前保险杠进行定位支撑的盒状支撑部,盒状支撑部内设有将支撑部分隔呈多个空腔的隔离板,当车辆在发生碰撞时,空腔能缓冲和吸收碰撞冲击,从而提高支撑装置的吸能效果。然而,该技术方案中的盒装支撑部呈长条状且设置于安装板的中部,当行人头部撞击车辆前保与机罩连接区域时,该盒装支撑部溃缩变形量较小,并且支撑板上盒装支撑部的两端区域不能形成对行人头部撞击的安全空间,均不利于进一步减轻行人头部受到的伤害,同时该支撑装置的前端用于连接前保格栅,当行人大腿撞击车辆前保区域时,由于该支撑装置的前端安装刚度较大,因此不利于减轻行人大腿受到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车辆前保安装支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保障前保安装支架的安装刚度同时减轻前保安装支架在车辆与行人碰撞过程中对行人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车辆前保安装支架,包括用于安装散热器框架的长条状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安装前保蒙皮且能对从前保蒙皮朝支撑板的碰撞进行吸能的若干压溃结构,所述压溃结构沿支撑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本专利的工作原理为:当行人头部撞击车辆前保与机罩连接区域时,该压溃结构受到从前保蒙皮朝向支撑板的碰撞冲击(即从上往下的碰撞冲击)并发生断裂,有效缓冲和吸收行人头部撞击的能量,减轻行人受到的伤害。压溃结构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既可本专利与增大前保蒙皮的安装面积,保障本专利的安装刚度,又能增大行人头部撞击的安全空间,相比与现有技术中的盒装支撑部结构,本专利的吸能效果明显增大,可在保障前保安装支架的安装刚度同时减轻前保安装支架在车辆与行人碰撞过程中对行人的伤害。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若干用于连接散热器框架的安装孔三,使散热器框架可通过螺纹或螺钉等紧固件连接在支撑板上,保障安装刚度,同时便于安装和拆卸。
在上述的车辆前保安装支架中,所述压溃结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板上方且用于连接前保蒙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支撑板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安装板相连,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与支撑板相连。安装板的设置,便于前保蒙皮前在前保安装支架上的安装,同时有利于增大安装面积,从而有利于保障前保安装支架的安装刚度。连接杆的设置,有利于增大碰撞时压溃结构的溃缩形变,从而有利于提高前保安装支架的吸能效果,减轻碰撞过程中对行人的伤害。同时压溃结构的设置,便于在安装板、连接杆以及支撑板之间形成镂空结构,有利于在本专利结构较强的地方形成弱化设计,从而有利于减轻撞击时对行人的危害。优选地,连接杆从其顶端朝外下方到延伸至其底端,有利于保障连接杆对安装板的支撑,保障前保安装支架的安装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66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将外源物质导入活虾的注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面板螺钉切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