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车阻尼减震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39462.5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9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瞿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泛舟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F16F15/04;F16F15/08 |
代理公司: | 武汉惠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3 | 代理人: | 吴平兰 |
地址: | 438300 湖北省黄冈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汽车 阻尼 减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阻尼减震块,涉及减震块技术领域。包括减震主体,所述减震主体内部通孔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弧形滑轨一,所述弧形滑轨一内滑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固定安装有减震板,支撑杆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支撑杆下部侧壁设置为齿状结构,所述支撑杆啮合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减震主体内壁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底部啮合设置有齿杆,所述齿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滑动设置在弧形滑轨二上,所述弧形滑轨二固定安装在在所述减震主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齿轮旋转和齿杆挤压弹性体产生阻尼,大大增加了阻尼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块,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汽车阻尼减震块。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的使用也原来越广泛,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由于气流气压的产生,噪音、振动较大,因此需要采用减震块减小汽车零部件间的振动;传统的减震块一般只单独采用弹簧进行减震,一方面弹簧抗冲击性不足,另一方面弹簧受力后变形后阻尼效果也会大大减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汽车阻尼减震块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汽车阻尼减震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主体,所述减震主体顶部两侧设置有通孔,所述减震主体内部通孔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弧形滑轨一,所述弧形滑轨一内滑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固定安装有减震板,支撑杆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减震主体底部,支撑杆下部侧壁设置为齿状结构,所述支撑杆啮合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减震主体内壁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底部啮合设置有齿杆,所述齿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滑动设置在弧形滑轨二上,所述弧形滑轨二固定安装在在所述减震主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弹性体两端还分别固定安装有平整的受力面,所述齿杆另一端与所述受力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受力面呈阶梯状结构,且阶梯状受力面截面较小的一侧朝向齿杆,阶梯状受力面截面较大的一侧朝向弹性体。
优选的,所述受力面为贴设于所述弹性体两端的橡胶片、塑料片或金属片。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减震主体底部两端还固定安装有卡杆,减震主体底部下表面设置为波浪状的凸起结构,所述卡杆卡接滑动设置在底板内部顶端的弧形滑轨三上,所述底板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沟槽。
其中,所述凸起与沟槽之间还粘附有静音海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震主体内部填充有消音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减震板受到冲击后,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使支撑杆沿弧形滑轨一内侧向下滑动,与支撑杆相啮合的第一齿轮随之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并带动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的齿杆沿弹性体方向运动,通过齿轮旋转和齿杆挤压弹性体产生阻尼,大大增加了阻尼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杆、齿轮和齿杆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弹性体在弧形滑轨三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泛舟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泛舟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94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样式风道的空气净化机
- 下一篇:一种回转设备用双电机同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