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型车后轮随动转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39141.5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1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陶冶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冶 |
主分类号: | A63H17/267 | 分类号: | A63H17/267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郑丰平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型车 后轮 转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模型车后轮随动转向结构,包括前转向拉杆、与前转向拉杆一端球接的前车轮装置、后转向拉杆、与后转向拉杆一端球接的后车轮装置、方向驱动舵机、前方向导轨、后方向导轨,前方向导轨的上部在靠近两端处对称设有第一螺丝孔,前方向导轨从靠近第一螺丝孔端到另一端依次设有同向转动螺丝固定槽、舵机输出轴固定孔、反向转动螺丝固定槽,后方向导轨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设有螺丝连接槽、轴承套、随动转向功能锁定螺丝孔、第二螺丝孔。本实用新型后轮与前轮反向转向时可以提升模型车辆的转向能力;后轮与前轮同向转向时可以在完成漂移时改善模型车辆姿态并延长漂移距离及时间;后轮不随前轮转向时,增加直线行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型车转向技术领域,具体是指模型车后轮随动转向结构。
背景技术
模型车的种类有很多,大体上可分为遥控模型车和汽车模型,其中遥控模型车可以根据操作者的操控进行奔跑,可以用于生活中的消遣娱乐和比赛,所以模型车的内部结构要求较高,现有的各种比例模型车一般在转向时通过前轮转向带动整个模型车转向,后轮不转动,这样导致模型车转向半径大,转向时间长,不能适应狭小的转道,虽然有些模型车后轮可随前轮转向,但是转向时后轮转向角度大,导致模型车行驶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模型车后轮随动转向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模型车后轮随动转向结构:包括前转向拉杆、与前转向拉杆一端球接的前车轮装置、后转向拉杆、与后转向拉杆一端球接的后车轮装置、方向驱动舵机;所述模型车后轮随动转向结构包括前方向导轨、后方向导轨,所述前方向导轨呈“T”型,“T”型所述前方向导轨的上部在靠近两端处对称设有第一螺丝孔,“T”型所述前方向导轨从靠近第一螺丝孔端到另一端依次设有同向转动螺丝固定槽、舵机输出轴固定孔、反向转动螺丝固定槽,所述后方向导轨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设有螺丝连接槽、轴承套、随动转向功能锁定螺丝孔、第二螺丝孔,所述第二螺丝孔共两个,所述第二螺丝孔对称设于后方向导轨一端两侧。
作为改进,所述模型车后轮随动转向结构包括前后方向导轨连接螺丝,所述前方向导轨、后方向导轨可以通过同向转动螺丝固定槽、螺丝连接槽、前后方向导轨连接螺丝连接,所述前方向导轨、后方向导轨也可以通过反向转动螺丝固定槽、螺丝连接槽、前后方向导轨连接螺丝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方向驱动舵机的输出轴固连在舵机输出轴固定孔内,所述模型车后轮随动转向结构在工作时,所述方向驱动舵机位于前方向导轨的上方。
作为改进,所述轴承套内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承,所述旋转轴承的一端伸出后方向导轨并转动连接有固定座,所述模型车后轮随动转向结构在工作时,所述固定座位于后方向导轨的下方。
作为改进,所述前转向拉杆的远离前车轮装置端与前方向导轨通过第一螺丝孔螺纹连接,所述后转向拉杆的远离后车轮装置端与后方向导轨通过第二螺丝孔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后轮与前轮反向转向时可以缩小模型车辆转向半径,提升模型车辆的转向能力;采用后轮与前轮同向转向时可以在完成漂移等极限动作时改善模型车辆姿态并延长漂移距离及时间;采用后轮不随前轮转向时,增加直线行驶的稳定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模型车后轮随动转向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模型车后轮随动转向结构的前后轮同向转向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模型车后轮随动转向结构的前后轮反向转向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冶,未经陶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91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罩及挖掘机
- 下一篇:一种双燃料发电机组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