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镜头缺陷自动检测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30882.7 | 申请日: | 2019-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2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汪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成林 |
| 主分类号: | G01N21/958 | 分类号: | G01N21/958;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镜头 缺陷 自动检测 设备 | ||
一种镜头缺陷自动检测设备,是由设备平台、用于镜片料盘的流转系统和自动检测系统组成,其中该流转系统和自动检测系统彼此独立地装设在一设备平台形成的平整表面上,其中该流转系统包括依次承接的上料模块、预处理模块、传输模块、转接平台及下料模块,所述转接平台设置以将该传输模块在输送所述镜片料盘方向上与下料模块的下料仓开口方向彼此正交设置,在所述正交设置形成的包围空间内装设所述自动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对于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摄像镜头外观外形缺陷的自动化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目前市场上对例如智能手机的拍摄镜头的需求逐渐提升,手机镜头中镜片的数量及光学性能要求也随之逐步升高,使得镜片的缺陷检测要求也越来越高,测试项目也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复杂,人工检测形式在测试性能、效率以及稳定性方面都已经无法满足市场与工业需求,故此我发明人设计一款智能检测设备以满足对手机镜头的镜片缺陷的全自动检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构造更为紧凑的摄像镜头镜片缺陷的检测设备,并能对镜片的光学缺陷进行实时快速的自动检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镜头缺陷自动检测设备,它是由设备平台、用于镜片料盘的流转系统和自动检测系统组成,其中该流转系统和自动检测系统彼此独立地装设在一设备平台形成的平整表面上,其中该流转系统包括依次承接的上料模块、预处理模块、传输模块、转接平台及下料模块,所述转接平台设置以将该传输模块在输送所述镜片料盘方向上与下料模块的下料仓开口方向彼此正交设置,在所述正交设置形成的包围空间内装设所述自动检测系统。
在此基础上,该自动检测设备的设备平台设置为组合式平台,该组合式平台包括用于提供上述平整表面的一设备大板及用于支撑该设备大板的支架,立体支架用于增加此检测设备的整体刚性和稳定性。例如,该设备平台设有若干个立体支架用于支撑在一个固定面(诸如地面或操作平台)上,该立体支架通过一个或多个层叠的防震垫固定于该设备大板内。该防震垫使整个自动检测系统和流转系统最大程度避免了外界振动的影响,有效提高了设备的整体性能。由于提供该平整表面并作为一参考基准面,可有效减少多余的固定件,减少设备安装复杂度。
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镜片料盘直接上料的方式使得待测镜片产品在检测过程中无需人工手动地中转,在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可有效防止产品的二次污染和损伤。为此,上料模块包括一上料仓,具有用于容置若干个镜片料盘的一方形壳体以储存嵌装有待测镜片产品的若干个镜片料盘,该方形壳体具有在该方形壳体两彼此正交侧部上设置的X向调节部和Y向调节部,用于通过对这两调节部的平动调节动作以调整该上料仓的容纳尺寸,从而满足不同的料盘尺寸要求以兼容多种规格的料盘。这样可通过设定的可调传感结构兼容行业内绝大部分规格的待测镜片料盘,可在不同镜片料盘规格之间切换迅速,无需增减零件。并且本实用新型上/下料仓的设计容量大,可容纳典型尺寸料盘例如各30~60盘,可以用更少的换料作业操作更多的机器检测项目。
在此基础上,该壳体底部设有托料气缸,Y向调节部侧底部设有夹紧气缸,在该托料气缸底部设有顶料模块,其中该托料气缸用于以步进方式气动地托举该上料仓中码放的每一镜片料盘并通过与夹紧气缸、顶料模块的配合动作稳定地将该上料仓中码放最底层的每一镜片料盘单独推出。
所述预处理模块设有承接于所述上料模块和传输模块之间的预处理平台、设于该预处理平台和该方形壳体底部的推料模块以及设于该预处理平台一侧的无杆气缸,推料模块用于接收每一镜片料片并推送至预处理平台上,再由无杆气缸按照预设时序推进到传输模块进行流转。这样可进一步实现对镜片料盘上料的预处理功能,让检测、上料根据预设时序并发地进行。
在一个较佳例子里,顶料模块包括具有由步进电机带动的无尘电缸的Z向驱动部,在该Z向驱动部上安装有料盘托顶爪,通过该Z向驱动部带动该料盘托顶爪托举上述镜片料盘在Z向上的上下移动以完成对镜片料盘的上料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成林,未经汪成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08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输运测量的转角样品杆
- 下一篇:一种石斛种植用种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