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倒装结构深紫外发光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09587.3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2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薛建凯;崔志勇;郭凯;文晋;张向鹏;王雪;李勇强;张晓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优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4 | 分类号: | H01L3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张宏伟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倒装 结构 深紫 发光二极管 | ||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倒装结构深紫外发光二极管,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包括:衬底层,N型半导体材料层,量子阱层,P型半导体材料层,所述发光二极管还包括增透层,通过在衬底背面镀一层增透膜,极大的改善倒装结构的深紫外LED芯片出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涉及半导体器件,具体来说是一种倒装结构深紫外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半导体深紫外光源在照明、杀菌、医疗、印刷、生化检测、高密度的信息储存和保密通讯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价值。以AlGaN材料为发光区的深紫外LED的发光波长能够覆盖210-365nm的紫外波段,是实现该波段深紫外LED器件产品的理想材料,具有其它传统紫外光源无法比拟的优势。
目前深紫外LED最大的瓶颈是发光效率,其主要受限于三个方面:(1)注入效率,有效注入到发光区域的载流子的比例;(2)内量子效率,发光区域电子和空穴复合产生光子的比例;(3)出光效率,发光区域中产生的光子,从芯片中提取出来可利用的光子的比例。而在深紫外波段,上述三个方面的效率都比较低。由于透明导电电极对深紫外光有较强的吸收,因此目前深紫外LED绝大部分采用倒装封装由衬底面出光的方式,衬底与空气的界面成为影响出光效率的关键之一。现有倒装芯片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衬底101,在衬底下依次形成的N型半导体层102,量子阱层103,P型半导体层104;N电极106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102直接相连,P电极105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104直接相连。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倒装结构深紫外发光二极管,旨在用于解决倒装深紫外LED芯片出光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倒装结构深紫外发光二极管,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包括:
衬底层,所述衬底形成在所述倒装结构深紫外发光二极管的顶部;
N型半导体材料层,形成在所述衬底层的下表面;
量子阱层,形成在所述N型半导体材料层的下表面;
P型半导体材料层,形成在所述P型半导体材料层的下表面;
N电极,与所述N型半导体材料层直接通电连接,P电极与所述P型半导体材料层直接通电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二极管还包括增透层,所述增透层207设置在衬底的上表面之上在,增透层的厚度d=(2k+1)λ/4,其中k为自然数、λ为光在增透膜中的波长;光在增透膜中的折射率为其中光在衬底中的折射率为n1,在空气中的折射率为n2。
优选地,增透层包括氟化镁增透膜。
优选地,所述衬底包括蓝宝石衬底、Si衬底、SiC衬底、或者是氮化铝衬底。
本专利通过在衬底背面镀一层增透膜,极大的改善倒装结构的深紫外LED芯片出光效率,同时,相较于现有工艺中相关衬底粗化等提高出光效率的工艺,增透膜的工序相对简单高效了许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倒装芯片结构示意图;
图2为增透膜深紫外倒装芯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包括各种具体的实施例,以及在各种具体实施例上所进行的修改。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对这些技术方案通过结合附图的方式进行示例性的阐述,以使得本专利的发明构思、技术特征、技术特征的效果,等,通过对这些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变得更加明显。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应当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而是可以通过在本专利发明构思下的多种方式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优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优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95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