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装化货物智能装卸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08715.2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4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程光远;胡海平;张勇军;张磊;刘志强;冯健;陶芳泽;宋仲明;冯宝林;张攀峰;潘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江铜陵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02 | 分类号: | B65G67/02;B65G35/00;B65G61/00;B65G43/00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05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装 货物 智能 装卸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化货物智能装卸系统,包括装卸装置、辊道输送装置和码垛拆垛装置,其中输送装置作为桥梁连接装卸装置和码垛拆垛装置。装卸装置和码垛拆垛装置分别包含有独立的可移动小车。装卸装置1主要包含有前段移动小车、装卸机械手、辊道输送线,输送装置主要有可拆卸式的伸缩输送线,拆码垛装置主要包括后端固定输送线、后端横置固定输送线、拆码垛机械手、各控制柜、后端移动小车;该系统采用装置化设计,能够快速对接,照明、报警、扫码、贴标等辅助功能可灵活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化货物智能装卸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集装化的货物主要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进行卸货,由于货物较多、人工效率较低、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集装箱货物的装卸。
集装化货物智能装卸系统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对集装化货物进行智能识别、快速装卸、检测码垛的智能型货物装卸机,特别适合于集装箱、仓库等货物的快速物流。该系统具有较高智能化水平、节省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该系统不仅能够实现货物的快速高效装卸,而且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还可以使得码头、仓库等物流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在主要的物流运输有铁路棚车、集装箱和厢式货车等运输工具,装卸方式主要以人工为主,同时也有叉车作为辅助运输工具。但是在货箱从地面托盘到车厢内码垛以及从车厢码垛到地面托盘环节主要采用人工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成本高而且在车厢内严酷环境下对人身安全隐患加大。
车厢内的货箱由于几何尺寸的不统一,对装卸方式的要求更高。现有的装卸方式针对同一几何尺寸的货箱能够实现较好的装卸效果,因此也限制了这类装备只能够适应一些特定的企业仓库,如蒙牛、伊利等大型箱式货物生产企业。要根据不同货箱几何尺寸,适应不同运输工具和作业环境,如铁路棚车、集装箱和厢式货车等,是现代新型物流装备设计开发的难点。
国外的物流装备研制较早,技术较为成熟。但是国外物流装备尺寸过大,车厢内移动较为不便,不适应国内环境。因此国外物流装备不能完全适应中国物流运输装卸要求。我国对物流装备的研究较为重视。尤其是在最近几年,随着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人口红利的消失,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科研院所重视对现代新型物流装备的研发。经过多年的研究也研制出多款新型物流装备,但是也存在装卸过程需要人工操作,无法实现智能化;装卸过程单一,仅能实现装卸或者卸箱,未实现装卸一体化等不足之处。
主要缺点
(1)现有装卸系统仅仅只能够实现单一的装箱或者卸箱,没有能够实现装箱和卸箱一体化设计功能;
(2)现有装卸系统未能实现对不同外形尺寸的货箱进行装卸,在现有的装卸系统中,当同一个装卸动作批次中,有不同外形尺寸的货箱时,装卸系统未能做出很好的处理;
(3)现有装卸系统中未能实现无人化操作,在进行装卸作业时仍需人工进行操作和控制;
(4)现有设备中自动化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货箱信息处理能力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化货物智能装卸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装化货物智能装卸系统,包括装卸装置、伸缩式输送装置和拆码垛装置;
所述的装卸装置包括前端移动小车、装卸机械手和辊道输送线,前段移动小车包括装卸小车底盘,装卸小车底盘上设有装卸小车框架,装卸机械手包括装卸机械手伸缩横移机构和装卸机械手旋转机构,装卸机械手旋转机构一端与装卸机械手升降机构连接,另一端与装卸机械手伸缩横移机构,所述的装卸机械手升降机构与装卸机械手吸盘抓手连接;辊道输送线设置在装卸小车底盘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江铜陵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江铜陵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87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