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壳体组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96475.9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8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吴雪亮;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威廉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0 | 分类号: | H01R4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岳鹏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组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壳体组装装置,包括包括上料机构、分料机构、送料机构、推料机构和线体定位机构,通过上料机构对壳体上料,通过分料机构将壳体移动到第一位置、送料机构将壳体移动到第二位置,线体的端部通过线体定位机构定位在第三位置,壳体通过推料机构从第二位置推送到第三位置,同时将壳体套接于线体的端部,完成壳体的组装,通过相关计算和调节能使壳体组装到位并保证一致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良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USB连接器的一端具有插头、电路板以及与电路板连接的线体,通常需要在电路板和线体连接的部分套设一个壳体,以使电路板和线体的连接处结构稳定并且起到保护作用。壳体的组装一般通过人工组装,生产效率较低,并且存在组装不到位的情况,影响产品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组装装置,解决壳体组装生产效率低、良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壳体组装装置,包括上料机构、分料机构、送料机构、推料机构和线体定位机构,其中,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送料轨道和直振装置,所述直振装置用于带动所述送料轨道振动送料;所述分料机构包括分料驱动装置和分料头,所述分料头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送料轨道的末端,所述分料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分料头将从所述第一送料轨道末端送出的壳体移送到第一位置;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驱动装置和送料头,所述送料头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位置的一侧,所述送料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送料头将所述第一位置处的壳体移送至第二位置;所述线体定位机构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在第三位置处固定线体一端连接的电路板;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推料驱动装置和推料头,所述推料头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位置的一侧,所述推料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推料头将所述第二位置处的壳体移送至所述第三位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振动盘,振动盘包括第二送料轨道,所述第二送料轨道与所述第一送料轨道对接,所述振动盘用于盛放待上料的壳体并通过振动将所述振动盘中的壳体沿所述第二送料轨道输送至所述第一送料轨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料头上设置有能够容纳待组装壳体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送料轨道对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设置有送料通道,所述分料头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容纳槽的第二侧与所述送料通道对接,且所述送料头对应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第一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料头上设置有能够容纳待组装壳体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与所述送料通道对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检测器,所述第一检测器对应所述第一容纳槽设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是否有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体定位机构包括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爪和夹持驱动装置,所述夹爪用于在所述第三位置夹持所述线体的一端上的电路板的两侧,所述夹持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夹爪夹紧或释放。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体定位机构还包括抵持装置,所述抵持装置包括抵持驱动装置和抵持头,所述抵持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抵持头抵持于所述电路板的后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头和限位头驱动装置,所述限位头相对所述分料头设置在所述第一位置的另一侧,所述限位头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限位头将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壳体抵持于所述分料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威廉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威廉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964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