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绕式双向回流多级生物过滤池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93103.0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5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垒;张勋;翁永红;高洪远;韩建成;王一帅;贾超;邓东生;蒋志勋;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绕 双向 回流 多级 生物 滤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绕式双向回流多级生物过滤池体,该生物过滤池体,包括土建池体,土建池体包括内池和外池;外池包括沉淀排污区、轴流泵供水区和循环水净化区;轴流泵供水区的水泵入到内池的鱼种培育区,沉淀排污区的水通过循环水净化区后流向轴流泵供水区,内池的鱼种培育区底部与沉淀排污区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过滤池体,提高养殖水体的净化效率,减少养殖用水补水量、降低增殖站运行成本,经统计,增殖站鱼苗培育循环水系统高峰期日补水量约为150m3,每个鱼苗培育池高峰期日补水量约为1.5m3,远低于流水养殖和常规循环水养殖的高峰期日补水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殖站鱼种培育池的过滤设施,具体涉及一种环绕式双向回流多级生物过滤池体。
背景技术
金沙江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为金沙江下游河段上游梯级两个水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1600万千瓦和102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2620万千瓦,为三峡水电站的1.16倍。为减少两座水电站建成后对金沙江下游河段鱼类资源的影响,根据《金沙江下游水电梯级开发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研究》(中国水电顾问集团2011年)要求,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鱼类放流种类为8种,分别为长薄鳅、齐口裂腹鱼、白甲鱼放流,圆口铜鱼、长鳍吻鮈、鲈鲤、四川白甲鱼、前臀鮡,年放流规划为105万尾。白鹤滩乌东德鱼类增殖放流站选址于乌东德水电站右岸下游施期缓坡上,工程总用地面积77078平方米,建、构筑总面积17041.7平方米,共两个室内鱼苗培育车间、均位于888m平台。该增殖放流站在2016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白鹤滩乌东德增殖放流站位于干热河谷地区,多年平均气温20.9℃,最高月平均气温26.9℃(7月),最低月平均气温12.3℃(1月),极端最高42.7℃,夏季(5~8月)河谷平均地温30.9℃左右。场地气温高、坡度大、取水困难,如何降低养殖能耗、节约养殖用水、提高养殖效率是本工程成败的关键。传统人工养殖较多采用流水养殖模式,鱼苗培育池多为地上式,循环水处理多采用集中净化后再注入各培育池体。对于白鹤滩乌东德增殖放流站而言近100m提水高度让流水养殖模式难以实施,地上式的养殖池体易受高温环境和温度波动影响降低鱼苗存活率,循环水集中净化会产生较高能耗同时容易因微颗粒物质沉淀产生堵塞导致生物过滤器内溶氧不足造成系统崩溃。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关键性问题,设计因地制宜提出了下沉式循环水鱼苗培育池、环绕式双向回流多级生物过滤器的创新理念,既减少了养殖培育鱼苗的用水量,也减少了高温环境和温度波动对鱼苗存活率的影响,同时降低循环水系统的单位能耗提高了生物处理效率,降低了因微颗粒物质沉淀产生堵塞导致生物过滤器内溶氧不足造成系统崩溃的风险,从总体上降低了增殖站的运行成本和养殖风险,赢得了各方的好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绕式双向回流多级生物过滤池体,既减少了养殖培育鱼苗的用水量,也减少了高温环境和温度波动对鱼苗存活率的影响,同时降低循环水系统的单位能耗提高了生物处理效率,降低了因微颗粒物质沉淀产生堵塞导致生物过滤器内溶氧不足造成系统崩溃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绕式双向回流多级生物过滤池体,包括土建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建池体包括作为鱼种培育区的内池和设置在内池外围的外池;所述外池包括沉淀排污区和轴流泵供水区,以及设置在沉淀排污区和轴流泵供水区之间的循环水净化区;所述轴流泵供水区的水泵入到内池的鱼种培育区,所述沉淀排污区的水通过循环水净化区后流向轴流泵供水区,所述内池的鱼种培育区底部与沉淀排污区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内池和外池形成环形的土建池体。
进一步的,所述土建池体采用C25混凝土现场浇筑而成,池体壁厚100~150mm。
作为优选,所述内池为鱼种培育区,直径2000mm,养殖水体体积为2m3;所述外池直径3000mm,分为循环水净化区、轴流泵供水区以及沉淀排污区三个部分,池深6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931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管同步注浆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压敏胶生产用高效强力分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