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绕式双向回流多级生物过滤池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93103.0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5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垒;张勋;翁永红;高洪远;韩建成;王一帅;贾超;邓东生;蒋志勋;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绕 双向 回流 多级 生物 滤池 | ||
1.一种环绕式双向回流多级生物过滤池体,包括土建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建池体包括作为鱼种培育区的内池和设置在内池外围的外池;所述外池包括沉淀排污区和轴流泵供水区,以及设置在沉淀排污区和轴流泵供水区之间的循环水净化区;所述轴流泵供水区的水泵入到内池的鱼种培育区,所述沉淀排污区的水通过循环水净化区后流向轴流泵供水区,所述内池的鱼种培育区底部与沉淀排污区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绕式双向回流多级生物过滤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池和外池形成环形的土建池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绕式双向回流多级生物过滤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建池体采用C25混凝土现场浇筑而成,池体壁厚100~1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绕式双向回流多级生物过滤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池为鱼种培育区,直径2000mm,养殖水体体积为2m3;所述外池直径3000mm,分为循环水净化区、轴流泵供水区以及沉淀排污区三个部分,池深6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绕式双向回流多级生物过滤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净化区内设有多个上隔板和多个下隔板,多个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间隔设置,将循环水净化区隔开成多个小区域,多个所述上隔板上端高出水面,下端与池底设有间隙;多个所述下隔板上端低于水面,下端与池底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绕式双向回流多级生物过滤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净化区靠近沉淀排污区一侧为下隔板,所述循环水净化区靠近轴流泵供水区一侧为上隔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绕式双向回流多级生物过滤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均采用C25混凝土现场预制而成,宽530mm,厚50mm,相邻隔板高相差2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绕式双向回流多级生物过滤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建池体内设有增氧装置,包括增氧风机、供气管和氧气石,所述氧气石设置在土建池体底,所述增氧风机通过供气管向氧气石供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绕式双向回流多级生物过滤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池底部的鱼种培育沉淀区预埋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通过三通的一端与回水管连通,通过三通的另一端将杂质排出,所述鱼种培育沉淀区设有防逃网;所述沉淀排污区底部预埋有排污管,排污口处设有排污控制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绕式双向回流多级生物过滤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排污区上部设有补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931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管同步注浆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压敏胶生产用高效强力分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