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构改进的碳纤维轮圈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79174.5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0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廖新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卡博威复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5/02 | 分类号: | B60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改进 碳纤维 轮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进的碳纤维轮圈,包括车轮圈,所述车轮圈由左侧壁、右侧壁、上壁、下壁组成,所述左侧壁的外壁与右侧壁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碳纤维条,所述左侧壁与右侧壁之间设置有胎槽,所述上壁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凹孔,且凹孔均匀分布在上壁上,所述凹孔的内部设置有螺丝,所述螺丝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卡紧件,所述卡紧件远离螺丝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辐射条,所述辐射条远离卡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辐射圆盘。本实用新型中,轮圈的左右两侧壁与上下两壁一体连成环形真空管,大大节省了材料,在左右两侧壁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碳纤维条,避免刹车片与轮圈直接摩擦,使该轮圈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圈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碳纤维轮圈。
背景技术
碳纤维为先进复合材料最重要的增强材料,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而强、轻而刚、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结构尺寸稳定性好以及设计性好、可大面积整体成型等特点,已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和民用工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而在民用工业中,碳纤维轮圈轻、强、耐用的性能深受人们的喜爱,就目前而言,大多数碳纤维轮圈用料不够节省、使用寿命短。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结构改进的碳纤维轮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结构改进的碳纤维轮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结构改进的碳纤维轮圈,包括车轮圈,所述车轮圈由左侧壁、右侧壁、上壁、下壁组成,所述左侧壁的外壁与右侧壁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碳纤维条,所述左侧壁与右侧壁之间设置有胎槽,所述上壁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凹孔,且凹孔均匀分布在上壁上,所述凹孔的内部设置有螺丝,所述螺丝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卡紧件,所述卡紧件远离螺丝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辐射条,所述辐射条远离卡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辐射圆盘,所述辐射圆盘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轴承外壳,所述轴承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轴承内环,所述轴承内环的外表面且位于轴承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滚珠,所述轴承内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轴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卡紧件的位置位于上壁与下壁之间,且卡紧件远离螺丝的一端延伸至下壁的外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左侧壁、右侧壁、上壁与下壁一体连成环形真空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壁与下壁均为弧形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胎槽的底部为弧形状,且胎槽的两侧均有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辐射条呈放射状分布在辐射圆盘与车轮圈之间,且辐射条之间呈相互交叉。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结构改进的碳纤维轮圈,在车轮圈的左右两侧壁与上下两壁之间形成中空管道,大大的节省了原材料,而上壁与下壁均设置为弧形状,使得在节省材料的同时使结构更加稳固、合理。
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结构改进的碳纤维轮圈,在左右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碳纤维条,在刹车时刹车片会在碳纤维条上摩擦使轮圈停止转动,避免了刹车片直接与轮圈直接摩擦,使轮圈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结构改进的碳纤维轮圈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结构改进的碳纤维轮圈的局部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2-B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卡博威复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卡博威复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91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润滑空气压缩机活塞杆隔油装置
- 下一篇:彩色可装饰性拉链头及拉链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