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降温防火防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8646.9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6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空鹰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3;A62C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石磊 |
地址: | 211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降温 防火 防爆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降温防火防爆机构,包括防火结构、调整结构、壳体和缓冲散热机构,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调整结构,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有缓冲散热机构,所述壳体顶端的两侧设置有机壳,且机壳的内侧皆均匀设置有喷发口,所述机壳的内部均设置有预留腔,且预留腔的内部安装有防火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座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槽,固定座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台,且支撑台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散热风机,散热风机的外壳与支撑台内部的两侧相连通,支撑台底端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外部均设置有减震弹簧,将蓄电池固定安装在支撑台上,同时启动散热风机对蓄电池的底部进行散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降温防火防爆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渐渐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流,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非常迅速,它不完全或者不依靠传统的燃油动力方式,多采用油电混合或纯电动的动力模式,其中新能源汽车电池是最为关键的模块,为了保证电池能稳定工作,安装时需要使用一种电池的安装结构,但是现有的电池安装固定结构多存以下几点问题或缺陷:
第一,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池安装固定结构不具备降温的功能,无法帮助蓄电池进行散热;
第二,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池安装固定结构不具备防火防爆的功能,无法保证电池工作时的安全性;
第三,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池安装固定结构适用性差,无法对不同的电池进行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降温防火防爆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具备降温的功能、不具备防火防爆的功能和适用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降温防火防爆机构,包括防火结构、调整结构、壳体和缓冲散热机构,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调整结构,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有缓冲散热机构,所述壳体顶端的两侧设置有机壳,且机壳的内侧皆均匀设置有喷发口,所述机壳的内部均设置有预留腔,且预留腔的内部安装有防火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火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干粉、连接块、气囊和加强筋,加强筋均匀固定在机壳的内部之间,气囊设置在机壳的内部,连接块固定在机壳的底端,气囊的内部均匀填充有干粉,同时气囊的内部填充有空气。
优选的,所述调整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驱动块、螺纹杆、转轮、驱动轴和滑槽,驱动轴横向固定在壳体的内部,驱动轴的一侧固定有转轮,驱动轴外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驱动块,滑槽分别设置在壳体顶端内部的两侧,连接块的底端穿过滑槽的内部与驱动块的顶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块的内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内螺纹,螺纹杆的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与内螺纹相互配合的外螺纹,螺纹杆与驱动块之间为螺纹连接,同时驱动轴外部两侧的螺纹杆螺纹数相同,螺纹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缓冲散热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散热风机、支撑台、减震弹簧、连接杆、伸缩槽和固定座,固定座的底端与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固定座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槽,固定座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台,且支撑台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散热风机,散热风机的外壳与支撑台内部的两侧相连通,支撑台底端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外部均设置有减震弹簧。
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支撑台的底端和固定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台通过减震弹簧和连接杆与固定座之间构成缓冲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能源汽车电池降温防火防爆结构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固定座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槽,固定座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台,且支撑台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散热风机,散热风机的外壳与支撑台内部的两侧相连通,支撑台底端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外部均设置有减震弹簧,将蓄电池固定安装在支撑台上,同时启动散热风机对蓄电池的底部进行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空鹰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空鹰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86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隔离开关用绝缘护套
- 下一篇:油箱加油口三通式EVAP系统检修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