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波段的TR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51671.4 | 申请日: | 2019-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1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何备;覃超;田文跃;陈佑鑫;陈虹宇;岳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宏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李玉兴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段 tr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波段的TR组件。本实用新型相比于传统的结构,针对L波段频率较低的特点,对L波段TR组件中的限幅器进行改进,采用相对简易的电路构成限幅器,仅采用了4个用于限幅的二极管和用于匹配的电容电感组成,在L波段下可以获得良好的限幅效果以及回波损耗,从而实现在满足L波段信号收发的前提下,降低成本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波段的TR组件。
背景技术
L波段是指频率在1-2GHz的无线电波波段,相对于其他微波波段,L波段的频率相对较低。随着目前射频收发器件的发展,通常都直接使用成熟的模块进行成品的设计与制作,模块化的优点在于设计上十分方便,但是微波的波段各有特性,统一模块化的设计虽然简易方便,但是容易模板化而忽略了不同波段的特色,无法针对性的设计对应组件,造成成本上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L波段的TR组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L波段频率较低的特点,对L波段TR组件中的限幅器进行改进,采用相对简易的电路构成限幅器,在满足L波段信号收发的前提下,极大的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波段的TR组件,包括功分器接口、数控移相衰减模块、收发开关、控制电路、接收支路、发送支路和环形器;定义环形器的3个端口分别为端口1、端口2和端口3,其单向传输特性为从端口1到端口2、从端口2到端口3、从端口3到端口1是导通的,环形器的端口1连接阵列天线,环形器的端口2连接接收支路,环形器的端口3连接发送支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移相衰减配码分配和T/R收发切换驱动,控制电路分别连接数控移相衰减模块和收发开关;收发开关的一端接发送支路和接收支路,另一端通过数控移相衰减模块后接功分器接口;所述接收支路包括限幅器、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第一混频器和本振1,所述限幅器的输入端接环形器的端口2,限幅器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一低噪声放大器和第二低噪声放大器后接第一混频器的一个输入端,第一混频器的另一个输入端接本振1,第一混频器的输出端接收发开关;所述发送支路包括末级功率放大器、驱动放大器、第二混频器和本振2,第二混频器的一个输入端接收发开关,第二混频器的另一个输入端接本振2,第二混频器的输出依次通过驱动放大器和末级功率放大器接环形器的端口3;所述本振1产生的本振频率用于将L波段的频率下变频到中频,本振2产生的本振频率用于将中频上变频到L波段的频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幅器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为限幅器的输入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与第一电感L1的连接点分别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和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接第四电容C4的一端,第一电感L1与第四电容C4的连接点,分别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二电感L2的一端和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均接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为限幅器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L波段的频率特性,提出一种限幅器电路结构,该电路结构仅采用了4个用于限幅的二极管和用于匹配的电容电感组成,在L波段下可以获得良好的限幅效果以及回波损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为肖特基势垒二极管。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具有正向开启电压低和开关速度快的优点,作为L波段的限幅二极管是一种优选的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为PIN二极管。
PIN二极管具有相应速度快、体积小、损耗小等优点,也是一种常用的限幅二极管,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宏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宏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16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