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D玻璃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1130.1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5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吴俣;隋国发;梁先仁;刘志伟;王猛;唐霄汉;王大勇;雷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工大机器人(岳阳)军民融合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3B23/03 | 分类号: | C03B23/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4000 湖南省岳阳市城陵***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成型 装置 | ||
1.一种3D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D玻璃成型装置包括主体及加热单元(10),所述加热单元(10)包括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主体上的上加热板(20)及下加热板(30),所述上加热板(20)与所述下加热板(30)之间形成加工空间,所述3D玻璃成型装置还包括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
上冷却机构,所述上冷却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部(40)及上冷却板(41),所述第一驱动部(40)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所述上冷却板(41)与所述第一驱动部(40)驱动连接,所述上冷却板(41)具有贴靠在所述上加热板(20)上部的上冷却位置,及远离所述上加热板(20)的上初始位置;
下冷却机构,所述下冷却机构包括第二驱动部(50)及下冷却板(51),所述第二驱动部(50)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所述下冷却板(51)与所述第二驱动部(50)驱动连接,所述上冷却板(41)具有贴靠在所述下加热板(30)下部的下冷却位置,及远离所述下加热板(30)的下初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10)与所述冷却装置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冷却装置与多个所述加热单元(10)一一对应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冷却板(41)及所述下冷却板(51)均为水冷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40)与所述第二驱动部(50)均为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10)包括上架体(21),所述上冷却机构包括上传动柱(22),所述上架体(21)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所述上加热板(20)安装在所述上架体(21)的底部,所述第一驱动部(40)安装在所述上架体(21)上,所述上传动柱(2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部(40)的驱动端驱动连接,所述上传动柱(22)的第二端与所述上冷却板(4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动柱(22)为多个,所述第一驱动部(40)的驱动端设置有上驱动板(42),多个所述上传动柱(22)的第一端均连接在所述上驱动板(4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3D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上导向板(43),所述上导向板(43)上设置有多个上导向孔,多个所述上传动柱(22)一一对应地穿设在多个所述上导向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10)包括下架体,所述下冷却机构包括下传动柱(61),所述下架体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所述下加热板(30)安装在所述下架体的顶部,所述下传动柱(6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部(50)的驱动端驱动连接,所述下传动柱(61)的第二端与所述下冷却板(5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3D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传动柱(61)为多个,所述第二驱动部(50)的驱动端设置有下驱动板(62),多个所述下传动柱(61)的第一端均连接在所述下驱动板(6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3D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下导向板(60),所述下导向板(60)上设置有多个下导向孔,多个所述下传动柱(61)一一对应地穿设在多个所述下导向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工大机器人(岳阳)军民融合研究院,未经哈工大机器人(岳阳)军民融合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11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