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机车用双排多滚轮式模块化受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30061.6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16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肖嵩;罗远培;叶智宗;孟举;李玉航;童梦园;吴广宁;高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5/39 | 分类号: | B60L5/39;H01R39/64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机车 用双排多滚 轮式 模块化 装置 | ||
1.一种电力机车用双排多滚轮式模块化受流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缘底座(4)的长方形底板上沿其长边方向均布设置有具有用作与接触轨(14)底面滚动接触受电的两排金属滚轮(2),每排具有多个金属滚轮(2),每个金属滚轮(2)按以下方式设置:两个绝缘立柱(7)沿上述长方形底板的宽边方向固定在绝缘底座(4)的底板上,两个绝缘块(8、9)分别经其上的孔活动地套装在一个绝缘立柱(7)上,且绝缘块(8、9)下方的绝缘立柱位置上套装有压缩弹簧(5),金属滚轮(2)由圆筒形的滚轮金属外壳(12)经位于其轴心线通孔内腔前、后端位置的两个绝缘轴承(10)安装在金属轴(13)上,且环形的受流电刷(11)外表面与滚轮金属外壳内腔内壁面接触受流,该受流电刷(11)内表面固定在该金属轴(13)上,所有金属滚轮的金属轴(13)经导线或电缆连接在一起后,对电力机车车载设备供电;绝缘底座(4)的长方形底板的两个宽边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作与接触轨(14)接触而起润滑作用的纯碳滑板(1),每个纯碳滑板(1)经四个以上弹簧(6)固定在绝缘底座(4)的底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机车用双排多滚轮式模块化受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纯碳滑板(1)的形状对称,且两个纯碳滑板(1)均有呈弧形的外圆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机车用双排多滚轮式模块化受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以上弹簧(6)下部固定在绝缘底座(4)底板上,上部可拆卸地固定在纯碳滑板(1)底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机车用双排多滚轮式模块化受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底座(4)由前、后、左、右侧立板围合组成一个长方形框,并固定在长方形底板上一体化构成,且该长方形框的宽度与底板宽度相同,该长方形框的高度低于金属滚轮(2)的高度,该长方形框的两个纯碳滑板(1)的弹簧分别设置在突出于该长方形框的底板部位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电力机车用双排多滚轮式模块化受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排金属滚轮(2)错位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机车用双排多滚轮式模块化受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排金属滚轮为4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力机车用双排多滚轮式模块化受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底座(4)底板上的长方形框(4)上开有多个排水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力机车用双排多滚轮式模块化受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纯碳滑板(1)经四个以上弹簧(6)固定在一个绝缘板上形成一个纯碳滑板组件,该纯碳滑板组件再经螺栓穿过绝缘板上的孔后固定在绝缘底座(4)的底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00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术后肿瘤标本病患家属查看盒
- 下一篇:一种可书写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