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大下压力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20410.6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9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皮宗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皮宗麟 |
主分类号: | B62D37/02 | 分类号: | B62D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唐海力 |
地址: | 1023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大 压力 车辆 | ||
一种增大下压力的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及压力增加装置;所述压力增加装置包括: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车辆本体底部;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三通道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车辆本体的顶部;当所述车辆向前移动时,所述车辆本体底部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引流至所述车辆本体的顶部。本申请提供的车辆,当车辆向前行进时,将车辆底部的空气排至车辆的顶部。减少车辆底部的气压的同时,增加了车辆顶部的气压,从而增加了车辆顶部与底部的气压差,进而达到将车辆下压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交通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大下压力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在行驶时需要向下的压力。利用气流造成向下的压力,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增大,稳定性得到提升。此状态下,车在转弯时的离心力上限也相应增高,过弯速度上限随之提升。然而,现有的车辆中,仅仅依靠车辆本身的重量加大下压力,这样增加的下压力十分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大下压力的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及压力增加装置;所述压力增加装置包括: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车辆本体底部;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三通道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车辆本体的顶部;当所述车辆向前移动时,所述车辆本体底部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引流至所述车辆本体的顶部。
可选地,所述第三通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车辆本体的尾部。
可选地,所述车辆本体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位于所述车辆本体底部,所述通孔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车辆本体的顶部,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位于所述通孔内。
可选地,所述压力增加装置还包括:
叶轮发动机,位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内。
可选地,所述叶轮发动机包括:
发动机轴;
低压扇叶组,设置在所述发动机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内;
高压扇叶组,设置在所述发动机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二通道内,并连接所述低压扇叶组;
动力扇叶组,设置在所述发动机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三通道内,并连接所述高压扇叶组;
所述发动机轴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设有燃烧区,且在所述通孔的内壁上,位于所述高压扇叶组与所述动力扇叶组之间的位置设有燃料喷头及点火器。
可选地,所述压力增加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通孔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车辆本体的下表面的左半部和右半部以所述车辆本体的中心轴成轴对称。
可选地,所述通孔与地面成30度夹角。
可选地,所述车辆本体的下表面的左侧和右侧与地面贴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道的长度为400毫米,内径为302毫米;所述第二通道的长度为600毫米,内径为202毫米;所述第三通道的长度为600 毫米,内径为252毫米。
本申请提供的车辆,当车辆向前行进时,将车辆底部的空气排至车辆的顶部。减少车辆底部的气压的同时,增加了车辆顶部的气压,从而增加了车辆顶部与底部的气压差,进而达到将车辆下压的目的。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皮宗麟,未经皮宗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04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用化工原料研磨装置
- 下一篇:锁舌的新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