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履带式底盘用动力自适应传递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15120.2 | 申请日: | 2019-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3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鲍明松;刘文涛;李希彬;孙洪秀;段立夫;郑安;赵林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国兴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7/04 | 分类号: | B60K17/04;B62D55/08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4 | 代理人: | 徐娟 |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履带式 底盘 动力 自适应 传递 机构 | ||
1.一种履带式底盘用动力自适应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向机构、传动伸缩机构、第二换向机构,所述第一换向机构的输入端与电机连接,第一换向机构的输出端通过传动伸缩机构与第二换向机构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换向机构的输出端与履带式底盘的驱动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底盘用动力自适应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一伞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二转轴、第二伞齿、第三伞齿,第一转轴设置于第一支架中间,第一转轴一端连接电机的输出轴,另一端连接第一伞齿,第一伞齿、第二伞齿、第三伞齿相互之间啮合连接,第三伞齿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为U性结构,垂直连接,且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设有轴承,第二转轴穿过轴承连接第二伞齿,第三伞齿连接传动伸缩机构中的第一套筒,第一套筒轴心与第一转轴轴心夹角为9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底盘用动力自适应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伸缩机构包括第一套筒、第三转轴、第二套筒,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均为转轴结构,第一套筒的一端与第一换向机构中的第三伞齿连接,第一套筒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二套筒的一端连接,第二套筒的另一端与第二换向机构中的第四伞齿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式底盘用动力自适应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均为中空结构,第三转轴的两端分别插接于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中空结构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履带式底盘用动力自适应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轴的两端分别设有弹簧结构,通过弹簧结构的弹力作用第三转轴在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之间悬浮。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履带式底盘用动力自适应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轴的两端以及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中空结构的截面形状一致,均为除圆形外的多边形。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履带式底盘用动力自适应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轴的两端与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中空结构之间有空隙。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履带式底盘用动力自适应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与第二套筒连接的第三转轴端部的弹簧结构的弹力大于与第一套筒连接的第三转轴端部的弹簧结构的弹力。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底盘用动力自适应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向机构包括第四伞齿、第三支架、第五伞齿、第四转轴、第四支架、第六伞齿、第五转轴,第四伞齿与传动伸缩机构中的第二套筒连接,第四伞齿、第五伞齿和第六伞齿之间相互啮合连接,第四伞齿设置在第三支架上,第六伞齿设置在第四支架上,第三支架与第四支架垂直设置,第五伞齿设置在穿过第三支架与第四支架之间的第四转轴上,第五伞齿与第五转轴的一端连接,第五转轴的另一端与履带式底盘的驱动轮连接,且第五转轴的轴心与第二套筒的轴心夹角为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国兴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国兴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512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