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窑余热利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04966.6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2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璟奕;李萍萍;郭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诚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7/22 | 分类号: | F27B7/22;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韩璐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余热 利用 结构 | ||
1.一种回转窑余热利用结构,包括筒体(1)、隔热集热层(2)、加强梁(3)、换热液输入管(4)、前托轮(5)、后托轮(6)、换热液排出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隔热集热层(2)为空心筒状,所述隔热集热层(2)安装于筒体(1)内部且轴线重合,筒体(1)及隔热集热层(2)安装时与地面呈一定倾角;隔热集热层(2)两端设置有加强梁(3),隔热集热层(2)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换热液输入管(4)和换热液排出管(7);筒体(1)底部外周面前后分别啮合有前托轮(5)、后托轮(6);
所述隔热集热层(2)包括隔热体(201)、顶端圆形通槽(202)、垂直通槽(203),隔热集热层(2)主体为隔热体(201),隔热集热层(2)前后两端设置有顶端圆形通槽(202),垂直于圆形通槽设置有垂直通槽(203),绕隔热集热层(2)轴线均与设置有多个垂直通槽(203),所有垂直通槽(203)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后的顶端圆形通槽(202)贯通;
所述加强梁(3)包括柱体支撑(301)、肋梁(302);所述柱体支撑(301)包括空心柱(3011)、空心柱通槽(3012);所述肋梁(302)包括肋梁柱体(3021)、肋梁通槽(3022);空心柱(3011)内径大于换热液输入管(4)的外径,空心柱(3011)外径小于换热液排出管(7)的内径;所述肋梁(302)的肋梁柱体(3021)内部设置有肋梁通槽(3022),肋梁通槽(3022)一端与顶端圆形通槽(202)一端与空心柱通槽(3012)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余热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通槽(203)为方形柱状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余热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圆形通槽(202)内部设置有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余热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与隔热集热层(2)中间喷涂有隔热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余热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3)材质为耐碱不锈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余热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圆形通槽(202)、垂直通槽(203)外侧均设置有圆管进行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诚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诚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49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