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线束管抛光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94589.2 | 申请日: | 2019-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0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杰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29/08 | 分类号: | B24B29/08;B24B41/06;B24B41/02;B24B41/00;B24B55/0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王克兰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线束管 抛光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线束管抛光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壳体、固定盒、电机、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套、移动架、夹板、滑杆、滑套、第二螺纹套、第二螺纹杆、抛光装置、手轮、过滤盒、滤板、吸尘管、出气管和第一风机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汽车线束管抛光设置不方便调节和没有除尘功能的问题,该汽车线束管抛光设备,具备方便调节和有除尘功能等优点,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汽车线束管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线束产业链包括电线电缆、连接器、加工设备、线束制造和下游应用产业,线束应用非常广泛,可用在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各种电子仪器仪表等方面,通常是使用线束管将汽车线束包裹,在汽车线束管加工生产的过程中会使用到抛光设备,但是现有的抛光设备大多不便于调节,不可根据线束管的大小调节夹持距离,也不能调节抛光片的位置,而且现有的抛光装置一般都没有除尘功能,线束管在抛光时会产生粉尘,这些粉尘直接漂浮在空气中会对附近工作人员的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线束管抛光设备,具备方便调节和有除尘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汽车线束管抛光设置不方便调节和没有除尘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汽车线束管抛光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远离第一螺纹套的一端贯穿至固定盒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壳体的内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滑杆和第二螺纹杆,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滑套,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二螺纹套,所述滑套的底部与第二螺纹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抛光装置,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左端贯穿至壳体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壳体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滤板,两个过滤盒相对的一侧均连通有吸尘管,两个过滤盒相反的一侧均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内腔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出气管远离过滤盒的一端贯穿至壳体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设备箱,所述设备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设备箱的底部,所述设备箱的两侧均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箱门。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左侧与固定盒的连接处通过第一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与壳体的连接处通过第二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表面两侧的螺纹相反。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控制盒,两个控制盒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键,所述滑杆的两侧均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与壳体的内壁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尘管远离过滤盒的一端连通有进气罩,所述吸尘管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两个过滤盒相对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连通有吹气管,所述吹气管的内腔设置有第二风机,两个第一风机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且第一支架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出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风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且第二支架的两侧均与吹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杆的表面且位于滑套的两侧均套设有限位块,所述固定盒的顶部开设有与移动架配合使用的开口,所述第一螺纹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固定盒内腔的底部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杰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杰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945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