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集成化反无人机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94197.6 | 申请日: | 2019-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2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华;谢平;刘大鹏;王瑞;顔益安;肖楠;徐春云;孙黎明;潘柏臣;黎雨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F41H11/02 | 分类号: | F41H11/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王卫军 |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化 无人机 系统 | ||
一种高集成化反无人机系统,属于反无人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克服各个设备之间的坐标系不统一问题及设备之间的遮挡问题,提出了一种集指挥控制、雷达、光电、无线电侦测、压制干扰和导航诱骗设备于一体的高集成度车载/固定架设的反无人机系统,包括伺服转台、雷达设备、指挥控制系统设备、无线电侦测设备、光电设备、导航诱骗设备、压制干扰设备。该系统具有功能全、体积小、操作简单、可靠性高等许多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集成化反无人机系统,属于反无人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不仅在军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民用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随着使用难度的不断降低,无人机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其“黑飞”与滥用也给国家、社会和人民造成了安全危害。
目前,反无人机系统装备多由探测跟踪识别设备、拦截处置设备以及指挥控制中心组成。探测跟踪识别设备主要包括雷达设备、光电设备和无线电侦测设备;拦截处置设备主要包括压制干扰和导航诱骗设备;指挥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工控机、交换机、显示器、键盘及指挥控制软件,以实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态势评估、指挥控制和综合显示。反无人机系统多为车载或固定架设。当车载架设时,由于车载平台体积所限,难以同时在同一辆底盘上架设雷达、光电、无线电侦测设备、压制干扰及导航诱骗设备,且相互之间无遮挡;当固定架设时,虽然空间够大,各个设备也可实现分离架设,但各个设备之间坐标系不统一,为了实现准确的探测与处置,必须将各设备的坐标系进行统一,该项工作复杂且只要设备移位就需要重新进行坐标系统一。
目前大多数的反无人机设备多分立式架设,此结构虽然能实现反无人机的效果,但是由于存在设备之间的遮挡,必然存在某一个或多个角度范围内无法对无人机进行有效的探测跟踪识别或处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集成化反无人机系统,针对各个设备之间的坐标系不统一问题及设备之间的遮挡问题,设计了一种集指挥控制、雷达、光电、无线电侦测、压制干扰和导航诱骗设备于一体的高集成度车载/固定架设的反无人机系统非常必要,该系统具有功能全、体积小、操作简单、可靠性高等许多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高集成化反无人机系统,包括伺服转台、雷达设备、指挥控制系统设备、无线电侦测设备、光电设备、导航诱骗设备、压制干扰设备;雷达设备、光电设备、导航诱骗设备和压制干扰设备均安装在伺服转台上;所述无线电侦测设备的输出端与指挥控制系统设备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指挥控制系统设备的第一输出端与雷达设备的输入端连接;雷达设备的输出端与指挥控制系统设备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指挥控制系统设备的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和第五输出端分别与伺服转台、光电设备、导航诱骗设备和压制干扰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雷达设备安装在伺服转台的上部,所述光电设备、导航诱骗设备和压制干扰设备根据各自重量安装在伺服转台的两侧,使得两侧的重量差最小。
进一步地,所述光电设备和导航诱骗设备安装在伺服转台的一侧,压制干扰设备安装在伺服转台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伺服转台包括本体方位旋转台、上部方位旋转台和侧俯仰旋转台;所述本体方位旋转台用于雷达设备、光电设备、导航诱骗设备和压制干扰设备在水平方向上转动;所述雷达设备安装在上部方位旋转台上,所述上部方位旋转台的旋转方向与本体方位旋转台的旋转方向相反,速度相同,用于实现雷达设备的朝向保持不变;所述侧俯仰旋转台用于调整光电设备、导航诱骗设备和压制干扰设备的朝向。
进一步地,还包括倒伏机构;所述伺服转台安装在倒伏机构上,所述倒伏机构实现伺服转台与地面0~90°之间任意角度的固定。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动升降杆;所述无线电侦测设备安装在电动升降杆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机动车辆;所述伺服转台和指挥控制系统设备位于机动车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941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触器前端保险丝的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三角架扩展型懒人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