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动转向多足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89068.8 | 申请日: | 2019-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5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子明;尹波康;孟凌宇;杨泉;王子吉;陈子昂;赵蕾;郝居正;刘凯凯;王梦寒;邓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2D57/032 | 分类号: | B62D57/032;A63H11/20;B25J11/00;B60K8/00;B63H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动 转向 机器人 | ||
本文设计了一种风动转向多足机器人,包括风力收集装置、Jansen连杆行走机构和转向传动机构。在行走过程中,风给风力收集装置施加前进动力,从而带动Jansen连杆机构运动,实现整个装置的移动。不同的风向施加力的方向不同,则风力收集装置依据风向旋转方向有异。同时,风力收集装置的旋转会带动Jansen连杆行走机构的转动,再通过转向传动机构的传动,实现整个装置的转向。与现有的风动多足机器人相比,该产品增添了转向的功能,使机器人摆脱了单一的运动形式,随风向移动,行走更加灵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物平台、工艺品、益智玩具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动转向多足机器人。
背景技术
海滩怪兽是荷兰动能艺术家瑟·严森研究的系列动能艺术项目,这些怪兽只不过由一些简单的黄色塑料管或者塑料瓶组成,利用风能作为驱动力,运用一系列的机械原理,能在海滩上独立行走。他利用生物四肢的支撑与行走原理,结合环保与绿色概念,创造出节能且更顺应自然的移动方式,不仅带给世人全新的感受与反思,还获得了世界各大媒体的报导,引发了全球的模仿并利用此种原理陆续开发出许多新的应用。而怪兽身上最重要的部位,就是它们的“仿生腿”(步行系统)。在经历过无数次对动物的行走姿态观察,与上万次的电脑测算之后,泰奥·杨森终于找到了一个最优的方案,让这些软管构架起来的怪兽腿部,可以以最高效的姿态模仿动物的腿部进行行走。
近年来,我国也进行了足式机器人的试验研究工作,如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工大机器人所等单位。但是,我国开始时间较国外许多国家完,在基础理论和研究成果上落后于发达国家,随着国家对机器人行业的重视力度逐渐加大,我国的机器人研究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对国内外风动多足机器人研究状况分析可知,现有产品只能实现直线运动,运动形式单一。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转向功能的风动多足机器人,以解决上诉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风动多足机器人只能实现直线运动,运动形式单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动转向多足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风动转向多足机器人,包括:风力收集装置、Jansen连杆行走机构和转向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收集装置包括:四个椭圆形风帆与下面四个前叉固连,凸出部分为装置运动方向,下端和前叉之间安设连接板,其装有轴承构成转动副,可以随风向转动。
所述的Jansen连杆行走机构和转向传动机构控制整个装置的前进和转向运动。Jansen机构将转动转换为直线的水平运动,两个构成一组,共四组维持装置的稳定,并且两组之间由曲轴和万向节相连,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第四组曲轴角度相差180度,万向节实现装置转动的同时,运动可以仍然可以通过曲轴传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利用仿生学,靠风力驱动,无外加动力源,节能环保。
2.本发明采用轻型材料,质量较轻,成本低廉。
3.本发明解决了多足机器人转向问题,可作为新型移动平台;还可以弥补现阶段益智玩具市场的空缺,适用于多个应用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风动转向多足机器人的机体前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风动转向多足机器人的机体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风动转向多足机器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帆、2-曲轴、3-万向节、4-连接板、5-前叉、6-Jansen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90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