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2395.0 | 申请日: | 2019-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3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德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德清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B60L1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马国冉 |
地址: | 2640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 电机 传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包括差速器以及与差速器第一输入端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组件、与差速器的第二输入端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差速器的输出端设有A端输出轴,所述A端输出轴端部设有输出传动组件,所述输出传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A端输出轴另一端设置的A端驱动齿轮,A端驱动齿轮与设置在A端从动齿轮输出轴上的A端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装置的弊端进行改进,通过传动部件实现两个动力源同时驱动,双电机驱动,两个电机可以功率,可以高扭矩大功率启动,正常运转之后低扭矩小功率启用,实现节能,通过A和B双制动带与制动鼓的配合,实现双电机平滑介入,无迟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差速器是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在四轮驱动时,为了驱动四个车轮,必须将所有的车轮连接起来,如果将四个车轮机械连接在一起,汽车在曲线行驶的时候就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转,为了能让汽车曲线行驶旋转速度基本一致性,这时需要加入中间差速器用以调整前后轮的转速差。
现有的车载电机只有一个输入端,这样电机不仅需要负责在市区的低转速工作,还要兼顾在高速道路上完成高负荷工作,这样的工作方式一般电机是无法满足的,而设计两个电机,一个负责低转速工作一个负责高转速工作,但是现有传动装置在切换电机输出时不方便把控转速,使得切换时部件之间的磨损较大。
针对上述问题,再结合差速器的优点,现在提供一种便于动力切换的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包括差速器以及与差速器第一输入端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组件、与差速器的第二输入端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差速器的输出端设有A端输出轴,所述A端输出轴端部设有输出传动组件,所述输出传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A端输出轴另一端设置的A端驱动齿轮,A端驱动齿轮与设置在A端从动齿轮输出轴上的A端从动齿轮相互啮合;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A端空心轴电机,所述A端空心轴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与A端输出轴同轴线设置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端部连接A端太阳轮的圆心位置,所述A端太阳轮外侧啮合有至少三个A端行星小齿轮,每个A端行星小齿轮都与设置在A端太阳轮外侧的A端行星轮齿圈相啮合,所述A端行星轮齿圈上设有与差速器输入端连接的A端连接部;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限制A端行星轮齿圈转动的第一制动部件,所述第一制动部件包括与A端行星轮齿圈同轴设置的A端制动鼓,所述A端制动鼓通过A端行星齿轮架与A端行星小齿轮连接固定,所述A端制动鼓外侧还环绕有A端制动带,所述A端制动带的两个端口处设有用于调节A端制动带收紧程度的收紧机构,收紧机构与A端制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B端空心轴电机,所述B端空心轴电机的输出端连接B端太阳轮,所述B端太阳轮外侧啮合有至少三个B端行星小齿轮,三个所述B端行星小齿轮与设置在B端太阳轮外侧的B端行星轮齿圈相互啮合,所述B端行星轮齿圈设有与差速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的B端连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限制B端行星轮齿圈转动的第二制动部件,所述第二制动部件包括与B端行星轮齿圈同轴设置的B端制动鼓,所述B端制动鼓通过B端行星齿轮架与B端行星小齿轮圆心位置连接固定,所述B端制动鼓外侧设有B端制动带,B端制动带的两个端口处设有用于调节B端制动带收紧程度的收紧机构,该收紧机构与B端制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德清,未经孙德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23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破壁机风扇结构
- 下一篇:一种顶板离层临时修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