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工具主轴自锁机构的防止误触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5728.7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1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朱爱民;郭爱成;张家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锐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锐奇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0 | 分类号: | F16H57/00;F16D63/00;B25F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弼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52 | 代理人: | 朱水平;邓忠红 |
地址: | 20161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工具 主轴 机构 防止 触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工具主轴自锁机构的防止误触发装置,其包括阻挡件和弹性元件,阻挡件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转动部、连接部和阻挡部,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于齿轮,弹性元件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部,转动部可转动地连接于齿轮的自锁面,以使阻挡件具有一旋转状态和一静止状态;当阻挡件处于旋转状态时,阻挡部用于覆盖自锁孔,以阻止自锁销插入自锁孔内;当阻挡件处于静止状态时,阻挡部不遮盖自锁孔。采用这种设置,结构简单,零部件少,不占用空间,且能防止电动工具主轴自锁机构的误触发,避免了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后果的发生,保证设备及人员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工具主轴自锁机构的防止误触发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多数电动工具的减速箱上设置有一种自锁销,这种自锁销可沿减速箱的主轴的轴向方向移动并与齿轮上对应的孔啮合,以阻止齿轮继续转动。在对工作头进行拆装时,就会手动触动自锁销的开关,将自锁销插入齿轮上对应的孔内,使得齿轮和主轴处于停止状态,这种自锁销及齿轮上对应的孔即为电动工具主轴自锁机构。
但是,在电动工具主轴自锁机构上未设置防触发装置,电动工具在运转过程中,或者电动工具已关机但工作头尚未完全停止转动的状态下,意外触动自锁机构,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后果,比如惯性力量会导致大齿轮与自锁销被损坏、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崩齿、电机堵转烧机;甚至工作头,比如磨削片、锯片等由于惯性碎裂导致意外伤害事故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动工具主轴自锁机构上未设置防触发装置,在电动工具运转过程中或者工作头尚未完全停止转动的状态下,对电动工具主轴自锁机构意外触发,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动工具主轴自锁机构的防止误触发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电动工具主轴自锁机构的防止误触发装置,用于防止电动工具主轴自锁机构的意外触发,所述电动工具主轴自锁机构包括自锁销和齿轮,所述齿轮用于与主轴连接,所述齿轮上具有至少一个自锁孔,所述自锁销插入所述自锁孔内以实现锁止,或者,所述自锁销脱离出所述自锁孔以实现解锁,其特点在于,所述防电动工具主轴自锁机构的误触发装置包括阻挡件和弹性元件,所述阻挡件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转动部、连接部和阻挡部,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齿轮,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部,所述转动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齿轮的自锁面,以使所述阻挡件具有一旋转状态和一静止状态,所述自锁面为所述齿轮上所述自锁孔所在的面;当所述阻挡件处于旋转状态时,所述阻挡部用于覆盖所述自锁孔,以阻止所述自锁销插入所述自锁孔内;
当所述阻挡件处于静止状态时,所述阻挡部不遮盖所述自锁孔。
在本方案中,齿轮的自锁面为齿轮上设置有自锁孔的面,在齿轮上连接可转动的阻挡件和弹性元件,当齿轮在转动状态下,阻挡件的阻挡部在离心力下绕着转动部旋转,将齿轮上的自锁孔覆盖住,阻止自锁销插入自锁孔内,此时弹性元件处于压缩状态。当齿轮停下来不转时,在弹性元件的恢复力下,阻挡部绕着转动部向靠近主轴的方向旋转,自锁孔不被阻挡部遮盖,此时自锁销可插入自锁孔内将主轴锁止。采用这种设置,结构简单,零部件少,不占用空间,且能防止电动工具主轴自锁机构的误触发,避免了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后果的发生,保证设备及人员安全。
较佳地,所述阻挡部上设置有第一缺口,当所述阻挡件处于静止状态时,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自锁孔相重合并露出所述自锁孔,当所述阻挡件处于转动状态时,所述第一缺口偏离于所述自锁孔,所述自锁孔被所述阻挡部覆盖。
在本方案中,在阻挡部上设置第一缺口,在齿轮不转动时,自锁孔刚好露出第一缺口,第一缺口具有让位作用,使得自锁销对主轴的锁止更加精准。
较佳地,所述阻挡件上靠近所述主轴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主轴的外表面相适配并用于抵靠于所述主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锐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锐奇工具有限公司,未经锐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锐奇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57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