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降震型汽车门柱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63992.9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8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胡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润昌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B62D4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韩亚伟 |
地址: | 0653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震型 汽车 门柱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震型汽车门柱,该技术方案围绕皮卡车的构造特点为其后门柱设计了加强结构。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将皮卡车车斗设计为两段式结构,其中固定板的下端与车身固定连接、前端与后门柱固定连接,从而强化了后门柱与车身间的连接关系;在此基础上,增设了两组弯杆,使弯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和后门柱固定连接,不仅加强了后门柱与固定板之间的连接关系,而且,使后门柱、车身、固定板、弯杆构成环状的闭合连接结构,这种闭合连接结构一方面加强了后门柱抵抗外力的强度,另一方面,当外力作用于后门柱时,上述闭合连接结构有助于起到缓冲作用。应用本实用新型,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皮卡车后门柱的抗震性能,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震型汽车门柱。
背景技术
汽车门柱是汽车车身上处于门框位置的金属柱状物,由于其两侧均为车门洞或车窗孔,因此汽车门柱在结构上与车身连接不够紧凑,当车身处于震动状态时,车门柱往往是车身上易出现变形的薄弱部位,因此如何加强车门柱的自身结构,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增加钣金的宽度和厚度来加强车门柱强度,同时,通过钣金的纵向折弯工艺来降低车门柱受纵向外力时的变形概率,从而保证车内人员安全。这种传统工艺尽管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车门柱的结构强度,但当外力过大或受横向外力时,仍无法达到可靠的防护效果。此外,这种模式普遍只适用于四开门的普通轿车,而对于皮卡类车辆,由于其后门柱结构相对独立,因此难以有效采用上述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依托于皮卡车的自身结构改善其后门柱的结构强度,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降震型汽车门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皮卡车后门柱结构强度有待改善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降震型汽车门柱,包括车身,车门,前门柱,后门柱,固定板,弯杆,槽体,支架,凸出柱,备胎,绑带,通孔,第一侧挡板,拖板,第二侧挡板,液压缸,其中,在车身上连接有车门,在车身上、位于车门前后两侧的位置分别具有前门柱和后门柱,固定板的底端与车身固定连接,固定板的前端与后门柱固定连接,弯杆的一端与后门柱固定连接,弯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弯杆有2个,槽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2个弯杆固定连接,在槽体上固定连接有支架,在支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凸出柱,备胎搭接在支架上,绑带将备胎与支架绑缚固定,在备胎的轮毂上具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插接在凸出柱上;在固定板的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挡板,在拖板的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挡板,所述第一侧挡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侧挡板的上端相互铰接,液压缸的一端铰接在第一侧挡板上,液压缸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侧挡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后门柱有2个,所述2个后门柱之间具有后车窗孔,在所述后车窗孔上固定连接有后车窗。
作为优选,车身的顶端具有顶棚,备胎的上端面与顶棚的上端面相互持平。
作为优选,固定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完全覆盖支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作为优选,凸出柱有3个,当备胎搭接在支架上时,凸出柱均不位于备胎的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润昌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未经廊坊润昌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639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音型汽车后备箱侧板
- 下一篇:一种漏泄波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