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吸附罐自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8425.4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9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程成;龚选平;高涵;杨鹏;曹文超;成小雨;雷慧;丁建勋;孙令超;付栋;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吸附 自动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压吸附罐自动控制装置,包括若干个执行单元和用于控制执行机构的控制单元;其中,执行机构包括高压吸附罐、阀门控制装置和压力传感器,阀门控制装置包括阀门、驱动电机、力矩放大器和传动装置,控制单元为PLC控制器;阀门设置在高压吸附罐出入口处,压力传感器设置于高压吸附罐内,且压力传感器输出端与控制单元的PLC控制器输入端连接,驱动电机控制端与PLC控制器输出端连接,用于依次通过力矩放大器和传动装置与阀门连接,PLC控制器用于接收到压力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后输出控制指令驱动电机转动,控制阀门的开启、关闭大小与速度。本实用新型自动控制装置稳定性高、集成度高、控制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人为干扰因素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吸附罐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瓦斯灾害是煤矿生产的五大灾害之一,瓦斯灾害的治理需对煤层瓦斯含量进行有效测定,而瓦斯含量的测定需先对煤层瓦斯吸附能力进行测定。因此煤层瓦斯吸附能力的及时准确测量直接影响到矿井瓦斯灾害的预防与处理的有效性,煤层瓦斯吸附能力测定主要采用装置是高压吸附罐。
目前我国采用的瓦斯吸附能力测定时采用的高压吸附罐,普遍存在结构不稳定、阀门易损等缺点,且阀门使用都是人工控制,在吸附罐施加高压气体后,由人工对阀门的开度进行调控,阀门控制难度大、控制精度有限。因此为了提高煤层瓦斯高压吸附测试的自动化程度,减轻实验工作量,并减少人为误差,亟需建立一套高压吸附罐自动控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上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高压吸附罐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别适用目前瓦斯参数测定时的高压吸附解析试验,改装置可以自动监测吸附罐内平衡点,并通过人工设置的放气压力,实现自动放气。该高压吸附罐自动控制装置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高压吸附罐放气自动精准控制,具有稳定性高、集成度高、控制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人为干扰因素小等特点,提高瓦斯高压吸附实验测定的速度及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吸附罐自动控制装置,包括若干个执行单元和用于控制执行机构的控制单元;其中,
执行机构包括高压吸附罐、阀门控制装置、用于检测高压吸附罐内气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阀门控制装置包括阀门、驱动电机、力矩放大器和传动装置,控制单元为PLC控制器;阀门设置在高压吸附罐出入口处,压力传感器设置于高压吸附罐内,且压力传感器输出端与控制单元的PLC控制器输入端连接,驱动电机控制端与PLC控制器输出端连接,用于依次通过力矩放大器和传动装置与阀门连接,PLC控制器用于接收到压力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后输出控制指令驱动电机转动,控制阀门的开启、关闭大小与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压力传感器通过高压吸附罐顶部设置的压力传感器接口连接数据传输线,进而通过数据传输线将数据传输至PLC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力矩放大器包括位移限制器、第一动力输入轴、第一动力输出轴、变向固定轴、动力传动轴、变速齿轮、齿轮卡扣、第一输入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一输出齿轮、第三传动齿轮、变向齿轮、第二输出齿轮和位移限制器接口;
第一动力输入轴与第一动力输出轴、变向固定轴和动力传动轴平行设置;第一输入齿轮与第一动力输入轴固定连接,变向齿轮与变向固定轴固定连接,第一输出齿轮、第二输出齿轮和变速齿轮均与第一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均与动力传动轴固定连接;第一输入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外啮合,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输出齿轮外啮合,第三传动齿轮与变向齿轮外啮合,变向齿轮与第二输出齿轮外啮合;
力矩放大器的变向齿轮能够左右滑动,变向齿轮与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采用齿轮卡扣连接;变速齿轮左右运动受到位移限制器控制,位移限制器的控制端通过位移限制器接口与PLC控制器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84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VR外设互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动力电池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