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沥水组件及具有沥水组件的烹饪器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38905.4 | 申请日: | 2019-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9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田忠良;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向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36/00 | 分类号: | A47J36/00;A47J36/20;A47J27/00;A47J2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吴金姿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沥水 组件 具有 烹饪 器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沥水组件及具有沥水组件的烹饪器具,沥水组件包括内锅、篦子、外锅以及气压调节组件。内锅包括内锅体和内锅体延伸部,内锅体的底部具有一通孔,内锅体延伸部沿通孔的边沿向内锅体的外部延伸。篦子设置于内锅体内。外锅密封连接于内锅的外部且与内锅之间形成容置空间,外锅的内底壁上具有一凹槽,内锅体延伸部伸入凹槽内,凹槽的周壁顶部和内锅体外底壁之间形成连通通道;向内锅体内注水,水进入凹槽内并淹没内锅体延伸部的底端,容置空间呈密封状态,容置空间内的压力在凹槽内形成一液面高于内锅体延伸部的底端且低于凹槽的顶部的水柱。气压调节降低容置空间内的压力,内锅体内的水经凹槽和连通通道下落至容置空间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沥水组件及具有沥水组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在家电领域中,很多烹饪器具在制作食物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沥水。譬如在沥米饭电饭煲中,在泡米后需要沥水,将含有大量淀粉的米汤和米粒分离,从而得到含淀粉量少的沥米饭。现有的沥米饭电饭煲中泡米和沥水的实现主要采用升降机构的上下运动来实现沥水。具体而言,在电饭煲的内部设置用于带动内胆升降的升降机构,内胆的底部具有沥水孔,浸泡程序完成后,升降机构带动内胆上升,实现沥水操作。除了沥米饭电饭煲外,在火锅烹饪器具中,为了便于用户夹取火锅内的食物,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升降式火锅。这种升降式火锅具有一个母锅和位于母锅内的子锅,子锅的底壁具有沥水孔。升降机构带动子锅向上运动,从而将火锅汤底和食物分离。
现有的需要沥水的烹饪器具中均多采用升降机构来实现沥水,升降机构结构复杂,所包含的部件多,故其不仅体积较大且成本较高。进一步的,升降式的沥水,其升降的稳定性受升降机构内的很多部件的影响,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升降易出现卡顿,其沥水并不顺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需要沥水的烹饪器具沥水不顺畅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非常简单且沥水非常流畅的沥水组件及具有沥水组件的烹饪器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沥水组件,其包括内锅、篦子、外锅以及气压调节组件。内锅包括内锅体和内锅体延伸部,内锅体的底部具有一通孔,内锅体延伸部沿通孔的边沿向内锅体的外部延伸。篦子设置于内锅体内。外锅密封连接于内锅的外部且与内锅之间形成容置空间,外锅的内底壁上具有一凹槽,内锅体延伸部伸入凹槽内,凹槽的周壁顶部和内锅体外底壁之间形成连通通道;向内锅体内注水,水进入凹槽内并淹没内锅体延伸部的底端,容置空间呈密封状态,容置空间内的压力在凹槽内形成一液面高于内锅体延伸部的底端且低于凹槽的顶部的水柱。气压调节组件连通容置空间,降低容置空间内的压力,内锅体内的水经凹槽和连通通道下落至容置空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外锅的内底壁上具有一向容置空间内凸起的凸起部,凹槽形成于凸起部的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外锅的外底壁跟随内底壁向内凸起,外底壁上形成一凹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内锅体延伸部的底端至凹槽顶部的距离H大于或等于2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凹槽的宽度自下而上逐渐增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气压调节组件为连通容置空间的排气阀,当篦子上的食材浸泡满足预设时间后,打开排气阀,容置空间内的压力减小,内锅体内的水经凹槽下落至容置空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气压调节组件为气泵组件,当篦子上的食材浸泡满足预设时间后,打开气泵组件,容置空间内的压力减小,内锅体内的水经凹槽和连通通道下落至容置空间内;在沥水完成后,气泵组件增大容置空间内的压力,将位于容置空间内的水经连通通道和凹槽压至内锅体内以再次浸泡食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篦子包括滤网和与滤网相连接的手持部,内锅体延伸部的内壁上具有一固定台阶滤网可拆卸式设置于固定台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向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向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89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部表情识别及头部运动捕捉工具箱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养护质量监测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