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缠绕带自动加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31499.9 | 申请日: | 2019-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6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崔崑;许崇杰;毕俊杰;张瑞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工大机器人(山东)智能装备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1F41/12 | 分类号: | H01F41/12;H01F4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缠绕 自动 加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缠绕带自动加载装置,缠绕带自动加载装置包括:机架(10);收卷主轴(40),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10)上,自动加载机构,可活动地设置在机架(10)上并位于收卷主轴(40)的一侧,自动加载机构具有将缠绕带(50)的松端压到收卷主轴(40)上并将其松开的第一状态及在缠完缠绕带(50)时将缠绕带(50)的位于预定断裂位置的后侧部分压到收卷主轴(40)上并将其吸住的第二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自动加载机构可活动地设置可以匹配收卷主轴的卷径大小,可以有效地避免自动加载机构与收卷主轴发生干涉,保证缠绕带能够继续缠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缠绕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缠绕带自动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电力工业的大力投入,推动着变压器制造水平的快速发展,变压器专用设备的技术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着变压器的制造水平。因此,大力推动变压器专用设备的发展是制造高性能、高水平变压器的有力保证。作为变压器制造的核心工序,绕线机的技术水平对线圈的绕制质量及对整个变压器极为关键。
随着自动缠绕技术的发展,具有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高等优点的自动绕线机在变压器设备生产中得到了不断应用。但是,在变压器自动绕线机运行过程中,对于绝缘带自动加载和切割这一核心技术问题,一直是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难题。在变压器绕线机绕线过程中,应用绝缘带被缠绕成层作为相邻线圈层之间的绝缘层,降低电压飞弧的风险。只有高质量地实现了绝缘带的自动加载操作才能提高变压器产品的高效率和高质量生产。因此,如何高质量地实现绝缘带自动加载,成了变压器自动绕线机领域关注的焦点。
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双向绕制的电力变压器线圈自动绕线机,该自动绕线机包括放线机构、导线机构、绝缘纸带绕制机构、绝缘纸带剪切机构、喷胶机构、绕线机构和绕线台旋转机构,放线机构安装在导线机构的左侧,绕线台旋转机构安装在导线机构的右侧,绕线机构安装在绕线台旋转机构的上方,绝缘纸带绕制机构安装在导线机构和绕线台旋转机构的中间,绝缘纸带剪切机构安装在绝缘纸带绕制机构的上部;喷胶机构安装在绝缘纸带绕制机构的下部。绝缘纸带绕制机构包括绝缘带盘和压条臂,压条臂安装在绝缘带盘的上方,绝缘纸带剪切机构包括切刀和吸盘,切刀安装在压条壁的前端,吸盘安装在压条臂的前端下部。当绕线机构的绕线辊的卷径不断增大时,容易与压条臂发生干涉,影响绝缘带的继续缠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缠绕带自动加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绕线辊的卷径不断增大时造成绕线辊与压条臂发生干涉影响绝缘带的继续缠绕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缠绕带自动加载装置,包括:机架;收卷主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自动加载机构,可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收卷主轴的一侧,自动加载机构具有将缠绕带的松端压到收卷主轴上并将其松开的第一状态及在缠完缠绕带时将缠绕带的位于预定断裂位置的后侧部分压到收卷主轴上并将其吸住的第二状态。
进一步地,自动加载机构包括:摆动杆,摆动杆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吸附部件,设置在摆动杆的第二端上;加载驱动部件,与摆动杆驱动连接,以驱动摆动杆摆动。
进一步地,加载驱动部件为气缸,气缸的缸筒可转动地设置,气缸的活塞杆的自由端与摆动杆的中部连接。
进一步地,吸附部件为真空吸附部件。
进一步地,真空吸附部件为真空吸附板,真空吸附板用于与真空泵连接。
进一步地,缠绕带自动加载装置还包括:喷胶机构,设置在机架上,以向收卷主轴上的固定点喷涂粘合剂。
进一步地,喷胶机构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缠绕带自动加载装置还包括与喷胶机构驱动连接的喷胶驱动部件,喷胶驱动部件驱动喷胶机构移动。
进一步地,喷胶驱动部件为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工大机器人(山东)智能装备研究院,未经哈工大机器人(山东)智能装备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14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控制和检测功能的总线型驱动器
- 下一篇:一种铝型材的改良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