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绝缘封装的可控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4748.1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0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骆峥晗;徐洪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怡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H01L23/367;H01L23/60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韩云涵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绝缘 封装 可控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绝缘封装的可控硅,包括塑封体、引线框架散热片、T极引线框架引脚、T极引线框架引脚、G极引线框架引脚和芯片,T极引线框架引脚置于引线框架散热片上,芯片置于T极引线框架引脚上,T极引线框架引脚上端封装在塑封体内并与芯片连接,T极引线框架引脚封装在塑封体内,G极引线框架引脚封装在塑封体内并与芯片连接,芯片封装在塑封体内,引线框架散热片部分封装在塑封体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引线框架散热片与T2极引线框架引脚分离,通过安装绝缘陶瓷片,隔断T2极引线框架引脚与引线框架散热片之间的连通,使得引线框架散热片可以接地,且引线框架散热片不带电更安全,通过引线框架散热片和塑封体增强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绝缘封装的可控硅。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半导体是电子设备中的重要部分之一。普通的三端封装可控硅采用半包形式,且散热片与可控硅的其中一脚相连通,通常与中间引线框架引脚连为一体的,这种可控硅散热效果好,但是不满足绝缘要求,另一种常规绝缘封装的可控硅采用环氧树全包封,外表看上去全是塑料,这种散热效果较差,现推出一款既满足绝缘要求又不降低散热效果的绝缘封装的可控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强、绝缘封装的可控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绝缘封装的可控硅,包括塑封体、引线框架散热片、T极引线框架引脚、T极引线框架引脚、G极引线框架引脚和芯片,所述T极引线框架引脚置于引线框架散热片上且两者之间通过绝缘陶瓷片连接,所述绝缘陶瓷片与引线框架散热片之间设有锡膏,所述绝缘陶瓷片与T极引线框架引脚之间设有锡膏,所述芯片置于T极引线框架引脚上且两者通过焊锡丝连接,所述T极引线框架引脚上端封装在塑封体内并与芯片连接,所述T极引线框架引脚上端封装在塑封体内,所述G极引线框架引脚上端封装在塑封体内并与芯片连接,所述芯片封装在塑封体内,所述引线框架散热片部分封装在塑封体上。
所述引线框架散热片上远离T2极引线框架引脚的一侧开设有圆形孔。
所述芯片为阳极面朝下置于引线框架散热片上,所述芯片阴极区上分为G极和T极,所述T极引线框架引脚上靠近芯片处连接有T极焊丝部,所述T极焊丝部通过两根连接线与T极连接,所述G极引线框架引脚上靠近芯片处连接有G极焊丝部,所述G极焊丝部通过连接线与G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引线框架散热片与T2极引线框架引脚分离,通过安装绝缘陶瓷片,隔断T2极引线框架引脚与引线框架散热片之间的连通,使得引线框架散热片可以接地,且引线框架散热片不带电更安全,通过引线框架散热片和塑封体增强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T2极引线框架引脚和芯片安装示意图;
图中:塑封体1、引线框架散热片2、圆形孔21、T1极引线框架引脚3、T2 极引线框架引脚31、G极引线框架引脚32、T1极焊丝部33、G极焊丝部34、绝缘陶瓷片4、焊锡丝5、芯片6、G极61、T1极62、锡膏7、连接线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怡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怡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47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食品缓冲下落的自助贩卖机
- 下一篇:一种高功率小型封装的可控硅